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界人物>焦点人物>

专访阿里CEO张勇:3万亿,只是个开始(2)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03-23 18:02:16

  谈挑战:运营平台不能只靠“管”

  如何从3万亿做到6万亿,乃至更多?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大环境下,这其中面临着不少挑战。

  “最大的挑战是去学习如何用‘赋能’的方法运营好一个经济体,而不是用‘管’的方法”,张勇的答案认真而坚定,“阿里的员工都很年轻,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而挑战就在于,我们自身对于整个经济体发展规律的理解和我们的能力,能不能做好这个赋能者,能不能做好这个运营者。”

  这并不是张勇第一次提到“赋能”这个词,早在去年“双十一”张勇就曾提出:“我们用大数据赋能了双十一,赋能了我们自己的运营能力。我们还要更上一层楼,利用大数据赋能给所有的商家,帮助他们运营好消费者,这样才能让我们在大数据时代践行‘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

  马云曾经说过,淘宝需要很多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甚至心理学家。在张勇看来,当阿里变成如今这样庞大的经济体的时候,多种经济成分、多种角色并存,如何惩恶扬善,如让市场的效率资源的有效配置?

  在张勇看来,阿里一直喜欢建平台,而建平台最重要的是明确、形成自律,阿里做什么,合作伙伴做什么,这一点越明确,整个平台的生态体系健康程度和持久性就越长久。如果这个不明确,用一句唐突的话来形容:“没有明确商业规则的平台建设,就是耍流氓。”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难的题目,将是我们在走下一段路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一个挑战。”

  谈管理:领导要有担当 有时也要忍住不管

  尽管面临挑战,但张勇始终认为,最重要的是“让年轻人去干”。张勇分享他的感受时说:“去年的双十一,对无线很多的互动产品我忍住不发表意见,因为90后、95后告诉我这是年轻人喜欢的方式。”

  在张勇看来,当前用户的消费行为在发生变化,年轻一代的员工正在成为整个公司的脊梁,少一点“公公婆婆”,让他们放手去试。

  “以前很多的所谓经验,在无线的时代,其实都被打破了。今天我们就应该是一张白纸,我相信我们的团队能够在里面创造奇迹。这两年手机淘宝无线化能够比较顺利地发展,正是突破了很多条条框框。”

  而对于团队的管理者,张勇给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团队不敢做的决定;承担团队不应该承担的责任,也就是背黑锅;还要替团队搞定所需要的资源。”

  一位阿里巴巴管理人士告诉新浪科技,张勇在内部向管理团队提出这样的要求,而他也是以这样的标准在要求自己。

  今年5月,张勇将迎来执掌CEO一周年的纪念日,3万亿的成绩也好,未来的挑战也罢,都成为这名“务实派CEO”给出的第一份战报。(新浪科技 李英楠)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