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京东针对双十一发起的“文案厮杀”激战正酣,11月6日,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在“中国零售领袖峰会”上并未提及与竞争对手的口水仗,而是强调2014年苏宁云商已经完成对互联网的探索和定型。
张近东批评传统零售企业转型互联网时所持的两种极端思维,“速胜论、速亡论”。他强调,O2O零售是持久战。苏宁转型之所以能成功,主因具备强大IT研发能力,2009年转型前拥有3000多名IT技术人员,后来在北京、上海、美国硅谷建立研发室,构筑了苏宁互联网架构。
张近东提及之前与万达、阿里巴巴合作一事时表示,“企业大了就是社会的,更关注为社会创造多少价值。苏宁花费6年心血打造互联网,只有开放互助才能发挥最大价值。”而这就是他所总结的互联网+零售的“高速公路”理念。
“互联网时代实体产业的春天已经到来。”张近东说,在互联网大潮就需要拥抱互联网,过去几年,互联网概念风靡,意识到实体产业的重要性后,国家鼓励实体零售发展互联网商业,并对苏宁的转型表示肯定。
他进一步表示,企业常年积累的资本资源和能力优势正在凸显,此前借助O2O模式风口靠融资烧钱争夺市场份额的方式,伴随今年资本退潮业已消逝。只有脚踏实地从实体发展的互联网企业才更有实力,烧钱模式不是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只有拥有核心资源,可持续经营能力的企业,才能把互联网+做到底。”
张近东说,6年来,实体企业转型互联网经历了两个阶段:+互联网和互联网+ 。苏宁的经验是,核心集中在渠道、商品、服务。首先是渠道,增加PC端等入口,借助互联网技术改造门店,提高消费者用户体验。今年苏宁前三季度线上增长超过80%,移动端整体比例接近60%。
张近东介绍,苏宁线上运营能力的提升也加速了实体店改造。南京新街口新建云店;婴儿尿布销售超过7万片等;包括通过线上线下融合,苏宁建造了超市、儿童乐园、咖啡,还增加了海外购,让云店变得好玩。目前,云店已经成为苏宁广场标配。
互联网带给苏宁的另一个变化是商品品类的增加,过去门店只能展示几万件品类,现在则覆盖了家电、超市、3C、文化、母婴等组合。服务方面,重新构建线上,并实现线下服务内容上向线上覆盖,推出金融云、服务云、数据云。(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方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