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案剖析>商案内幕>

监管层严打老鼠仓 中银一营业部总经理落网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2009-11-24 14:21:51

  另两名涉案基金经理已经遭到公司免职。长城基金在9月22日发布公告称,韩刚和刘海二人因为“个人原因”,不再担任有关基金的基金经理。

  记者联系两家涉案基金公司,两家公司并不否认被调查,三位浪尖人物仍然在上班,而基金公司正在等待“上头”的“调子”。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基金行业联席会议上说,基金公司应该强化合规管理,坚决不能触犯老鼠仓、非公平交易、利益输送三条底线。如此看来,尚主席此番讲话是在案件“发酵”过程中的有的放矢。

  ■10个基金经理8个炒股

  昨日北京金博会开幕,众多基金公司前来参展,3人涉案老鼠仓成了基金行业参展人员的共同话题。按照目前监管规定,基金经理及直系亲属不能直接买卖股票,只能投资共同基金。但对于基金经理炒股,很多从业人员都坦承,这并不是什么秘密。

  “10个基金经理8个炒股。”一名从业人员调侃,虽然这一表述略显夸张,但基金经理炒股的确并不是话题禁忌。虽然监管机构三令五申,但资本市场巨大利益诱惑太大了。“基金经理炒股现状的确构成违规,但很多都构不成老鼠仓的标准。”抢在基金建仓前买入,或是基金出货前出货,中饱私囊,这样的行为才称为“老鼠仓”。

  今年6月19日,深圳证监局局长张云东在辖区的基金监管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投资管理人员、基金经理的不良从业行为将作为今年监管重点、治理重点和打击重点。此种言论监管机构多次提及,多数基金经理将此当作例行公事。没想到两个月后,深圳证监局率先发起了一场核查风暴。

  由于今年2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将基金经理的“老鼠仓”行为首次列入《刑法》,如果三名基金经理违规行为坐实,将可能成为进入《刑法》程序的第一批老鼠仓经理。

  相关链接

  什么是老鼠仓?

  老鼠仓是指庄家在用公有资金拉升股价之前,先用自己个人(机构负责人、操盘手及其亲属、关系户)的资金在低位建仓,待用公有资金拉升到高位后个人仓位率先卖出获利,当然,最后亏损的是公家资金。

多少老鼠仓曾被查处?

  2007年上投摩根和南方基金前基金经理唐建老鼠仓案发。2008年4月21日,证监会取消了两人的基金从业资格,没收全部非法所得并各处罚款50万元,对唐建实施终身市场禁入。

  2009年4月,证监会对融通基金原基金经理张野立案调查。调查发现,2007年至2009年2月,张野在担任基金经理期间,利用职务便利获取融通基金投资与研究信息,并操作他人控制的“周蔷”账户,为他人牟取利益,个人亦从中获取好处。2009年9月,张野遭证监会行政处罚并实施市场禁入。

  对老鼠仓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对包括老鼠仓在内的违规行为有明确涉及,情节严重者,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以及有关监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利用因职务便利获取的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的信息,违反规定,从事与该信息相关的证券、期货交易活动,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活动,情节严重的,同罪处罚。

  最新消息

  深圳证监局确认

  三基金经理涉嫌老鼠仓

  本报讯 昨天晚间,针对目前基金经理“老鼠仓”频发的情况,深圳证监局发文“主动加强基金监管 严打基金经理‘老鼠仓’”,明确表示,将对基金经理建“老鼠仓”的行为重拳出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

  深圳证监局披露,日前,对辖区14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的执业行为进行了突击检查。检查发现,景顺长城基金公司基金经理涂强,长城基金公司基金经理韩刚、刘海涉嫌利用非公开信息买卖股票,涉嫌账户金额从几十万元至几百万元不等,深圳证监局立即启动稽查提前介入程序,随后正式立案稽查。目前案件调查正在进行之中。

  下一步,深圳证监局将对基金公司有关人员是否触犯“老鼠仓”、非公平交易和各种形式的利益输送这三条底线的情况进一步开展主动监管。

记者观察:老鼠仓为啥抓不绝?

  从上投摩根唐建老鼠仓到融通张野案,再到景顺长城、长城基金三人违规,从业人员被利益所诱惑涉案违规成为困扰基金业的一个顽疾。

  不过,投资者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释怀”的是,即便是在立法、执法更为严格的美国基金业,老鼠仓也从来没有绝迹过。而中国监管机构屡有斩获,至少说明了当局打击决心之深,打击成果丰硕。虽然中国基金业是在证监会一手呵护下成长起来的,但老鼠仓是整个行业的毒药,这一点监管机构一直没有忘记。套用《建国大业》里面的一句台词,“查,几个公司倒霉,不查,整个行业倒霉。”

  在美国,为了查处老鼠仓、内幕交易,监管机构不惜申请FBI的特工,通过常年窃听、派遣卧底等方式,几乎是用尽了调查手段才能摧毁老鼠仓。而中国监管机构一次常规的例行检查,稍微认真地翻了一下这些财富新贵的办公室电脑,居然扫出如此之多“硕鼠”,实在令人咋舌。

作者:  责任编辑:金色年华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