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分析道,如果走公司的网络,股票交易不太可能不被公司发现,这三位基金经理可能是采取了无线上网的方式进行交易。“实际上,如果想自己操作股票,总会有方法行得通,光靠公司监管不可能从根本上杜绝。”上述基金内部人士表示。
三基金经理涉嫌“老鼠仓” 或成首批追究刑责案
11月5日晚,深圳证监局公开证实,在近日对辖区14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执业行为突击检查中,发现了3起涉嫌“老鼠仓”事件。
景顺长城基金公司原“景系”基金、鼎益基金的基金经理涂强,长城基金公司基金管理部及研究部副总经理、长城久富基金的基金经理韩刚,原长城稳健增利(爱基,净值,资讯)基金和长城货币(爱基,净值,资讯)基金的基金经理刘海,为本次“被查”主角。三人均在9月中旬先后离开了基金经理岗位。
景顺长城基金经理 涂强(资料图)
“涉嫌利用非公开信息买卖股票,涉嫌账户金额从几十万元至几百万元不等。”深圳证监局有关人士告诉本报,已经启动稽查提前介入程序,随后正式立案稽查。目前案件调查正在进行中。
长城基金经理刘海(资料图)
自4日傍晚起在基金业内盛传的流言终于成真。
此前的10月26日,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第32次基金业联席会”上提出基金监管四个重点,第一条是“强化公司合规管理,切实把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落到实处”。具体内容就是:任何机构和个人,都不能触犯“老鼠仓”、非公平交易和各种形式的利益输送三条底线。副主席姚刚会上要求“要认真抓好落实工作”。
长城基金经理韩刚(资料图)
更值得注意的是,如调查结果成立,此三人或将成为被首批依照今年2月28日《刑法修正案(七)》中关于“老鼠仓”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基金经理。
上海新望闻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宋一欣表示,据其了解,基金从业人员的违规违法行为调查,一般经过三个阶段,即监管层发现或者有举报违规违法行为,经过有针对性的人员和数据调查检查,最终认定是否违规或者违规性质,之后再最高监管层开出罚单或者转交司法审查。
截至发稿时,两基金公司均表示未被要求协助调查或获知调查结果。
一位接近监管部门人士5日夜间告诉本报,本次启动“非正式调查机制,也就是稽查提前介入,在目前证券执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在第一时间制止违规行为,并固定相关证据;另一方面提高了正式立案的准确性”。
据记者多方证实,至11月5日,涂强、韩刚和刘海还在公司正常上班。记者当日下午试图联系三人,但三人都未接听电话。
一位同期离职并离开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告诉本报记者,“如果真的被查,是不可能让你离开公司的,只能让你离开基金经理的岗位。如果离开公司,到时事情谁负责?”
前述监管人士表示,本次查实基金从业人员“老鼠仓”行为也应归功于辖区监管责任制与“三位一体”监管体系的有效协同。
“检查辖区基金经理执业行为是派出机构的监管职责,发现问题后能第一时间启动非正式调查,并在掌握一定证据后上报稽查局启动正式立案,实现了监管效率的最大化。”
此前,基金业内已经查办的“老鼠仓”案件共有三起,分别为上投摩根基金公司的唐建和融通基金公司的张野。但类似传闻自8月突击查后就屡见不鲜,此后被撤换的基金经理均被投以怀疑的目光。
深圳某基金经理在此期间离职,该人士11月5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首先为自己进行了澄清,“我们公司在基金经理办公区域有五个摄像头,年初就装了,而且基金经理早就不允许使用手提电脑了。”
从该人士的急于撇清关系中,可看出该事件给基金业带来的心理震荡。另一位深圳基金公司人士则透露,自己出差回来后就收到了公司的通报,说有公司的基金经理和研究员被查了,要求大家引以为戒。
11月5日,深圳证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深圳局对基金公司有关人员是否触犯“老鼠仓”、非公平交易和各种形式的利益输送这三条底线的情况进一步开展主动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