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焦点关注>

协同治理、规范发展 打造良好、可持续的支付生态环境

来源:金融界 时间:2017-04-13 06:25:06

  从全球范围看,随着互联网发展与技术变革,现代支付作为金融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势头强劲。在人民银行的指导和推动下,在市场主体共同努力下,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建设和完善,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功能齐全、覆盖广泛、高效便利的现代化支付服务网络。2016年,我国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1251.11亿笔,金额3687.2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64%和6.91%。支付行业秩序更趋规范,市场创新活跃,服务内容丰富,应用场景多样,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提供了高效便利安全的服务。

  优化监管设计和安排,推动管理规范和改革发展,稳定进取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形成

  作为支付体系的组织者、监管者和重要的建设者、运营者,人民银行坚持创新与规范并重的原则,坚持问题导向,加紧推动支付行业治理的顶层设计,完善支付结算法规制度框架,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加强支付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公平、公正、多层次的支付服务市场。

  我国支付服务市场顶层设计更加清晰,布局更趋合理。支付服务的安全、规范的标准和要求趋于统一,条线纵向管理和横向统筹结合更加密切。注重功能型监管,业务监管的一致性增强。银行机构与非银行支付机构(以下简称支付机构)责权利更加明确,从最初的博弈磨合,开始进入理性合作、良性竞争的阶段,行业少了喧嚣与争论,多了务实与合作。对不同条线、类型业务的分类管理和统一要求更加明确。传统和新兴业务、大额与小额业务、线上和线下业务等有序和谐发展。总体看,支付行业创新和规范发展渐入佳境,支付市场多层次协同发展的布局基本形成。

  支付服务市场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创新发展红利持续释放。人民银行创新性地确立了账户分类管理体系。按照实名制程度赋予账户的功能和限额,为市场创新预留空间,同时,全面落实账户实名制规定,隔离资金风险,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的服务。银行卡清算市场逐步对外开放,完成了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管理配套制度建设,通过引入竞争,进一步激发清算市场活力。推动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建设,畅通业务处理通道,提高清算效率和透明化,满足新兴支付业务的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升的需求。

  支付行业在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诈骗取得丰硕成果。针对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暴露出来的支付环节存在的问题,从加强账户实名制、阻断电信网络诈骗资金转移主要通道、涉案账户紧急止付和快速冻结以及整治银行卡信息非法买卖等方面采取强有力措施,筑牢金融业支付结算安全防线,为社会各界合力围剿电信网络诈骗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各方赞誉。截至2017年2月底,银行为个人撤销ATM电信网络诈骗转账1181笔,为群众挽回资金损失1285万元。通过对电信网络诈骗的治理,支付行业借此进一步梳理支付流程,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支付安全措施,支付行业的风险防范和反欺诈能力和水平大大提升,切实维护社会公众资产安全。

  支付服务市场进入了规范、稳定发展的阶段。2011年,支付机构纳入监管后,享受到政策和市场的双重红利,支付业务获得高速发展,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风险和问题,监管部门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进一步规范网络支付业务,全面加强收单管理,查处无证经营支付业务的机构,实施备付金集中存管,推行支付机构分类评价管理,进一步完善市场退出机制,精简机构数量,提高机构素质。对犯规者的宽容就是对守法者的惩罚。监管部门加大了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和处罚力度,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促使支付机构回归支付服务本源。结合对互联网金融的专项整治来看,非银行支付行业成为监管制度最健全、市场成熟度最高、产生社会价值最大的领域。

  行业协同治理,市场主体积极响应,规范诚信的市场生态进一步形成

  支付安全是支付行业发展的生命线。“保障公民财产安全”既是对消费者的责任和承诺,也是赢得消费者信任,实现行业长远发展的基础。行业的规范发展事关支付服务的质量和安全。近年来,我国支付行业认真落实各项监管政策,积极响应消费者需求,不断为消费者提供更加高效、安全和多元化的支付服务。

  支付行业的自律成效进一步彰显,自我管理和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市场乱象和违规行为频发,是对市场秩序的破坏,对广大合规经营机构来说,也是一种持续伤害。经过监管约束和市场自我治理,市场主体普遍认识到,规范经营比“火中取栗”和“浑水摸鱼”更符合个体和行业的长远利益。中国支付清算协会顺应行业诉求,落实行业共识,畅通政策传导,在重点领域着力加强市场自律,通过政策宣传解读、座谈以及制定规则、开展自律评级、实施举报奖励、加强风险提示以及进行自律检查约谈等形式,引导和组织各类支付主体落实监管政策,诚信经营,规范发展;推进协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建设特约商户信息管理系统,构建黑白名单机制,组织支付行业反欺诈工作,提升行业安全服务水平。宣传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成果,倡导践行社会责任理念,引导行业诚信经营,积极维护行业发展权益。

  支付市场主体主动拥抱监管,规范经营,创新发展。行业发展和风险管理的主体是机构。支付市场主体积极行动,主动拥抱监管,完善内控、防范风险,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没有后顾之忧的支付服务。随着市场治理的不断深入,市场主体的经营观念和实践都在发生转变,通过违规谋利的侥幸心理少了,通过规范经营谋发展的理念不断强化;以创新驱动,服务提升来开拓市场的动力增强了,经营中短期行为和“一锤子买卖”少了;“重业务,轻风险”的倾向逐步扭转,强内控、防风险成为共同的选择。市场主体对监管、市场和消费者抱有敬畏之心,坚持责任担当,不断加强供给侧改革,采取积极措施,确保支付安全和服务规范。应该说,经过多轮监管和市场的洗礼,支付市场主体更加成熟理性,经营更加稳健,差异化竞争和创新驱动的发展特色彰显,推动支付服务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支付环境更加友好,创新和规范趋于协同,支付服务品质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通过一系列的监管和改革组合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逐步厘清,创新和规范协同的理念内化于心,支付市场逐步形成传统支付“干直根深”、新兴支付“枝繁叶茂”、产业各方专业分工有序合作,消费者和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发展格局。

  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进一步形成。商户管理不善、违规套现和套码猖獗、敏感信息泄露、资金“二清”等顽疾逐步得到治理。诚信、规范经营的支付主体得到正面激励,内控不力、违规行为频发的支付主体受到处罚,“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弱化。产业发展中不合理的利益格局开始改变,支付行业高速发展中的留下的“隐疾”和隐患进一步清除,行业中不想、不能和不敢违规的风气逐步形成,为行业新一轮的创新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规范发展对创新形成新的支撑。随着监管制度的逐步明确和清晰,在规范框架下创新环境不断改善。原来由于政策和监管制度处于完善和明确过程中,有一部分创新摸着石头过河或者先上车后补票,容易出现偏差,有一部分创新打政策“擦边球”或者利用监管套利谋取利益,容易踩踏红线。监管理念和制度进一步完善后,市场创新都在同一层面和标准下开展,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真正创造价值的创新越来越多,真正依靠技术进步提高效率,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创新越来越多,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新的发展活力。

  消费者权益保障更为有力。支付服务市场的规范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支付服务的安全性。多措并举,祛除了依附于支付产业的欺诈、信息买卖以及套现等“黑色产业”滋生的土壤,有力打击了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行为。通过强化账户实名,严格商户管理等措施,对于那些妄图利用支付渠道进行实施犯罪、谋取不当利益的主体进行了有效的阻击和震慑,切实保护广大消费者的权益,使消费者能够享受到安全安心的支付服务。

  高效安全的支付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让经济变得更高效,这是支付行业的追求和梦想。支付行业的使命和职责光荣,支付人的追求永不懈怠。支付与你我同行,支付事业发展的明天会更好!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财政资金存哪家银行有新说法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