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最后一年,每个人都做着不切实际的梦。
恋爱的人憧憬着买房结婚,没爱的人向往着先恋爱然后再买房结婚,暂时没什么取向的人呢,则一心只想着刚出校门就捞他一笔,等几年以后名声在外了,再拉一车钱回到母校,建建食堂,吹吹牛逼。
唯独向琳不是,她要去宁夏,做一年多的支教。
她为什么要去支教?这是毕业时大家都想攻克的几个非学术难题之一。
有人说她家缺钱,支教有补助;有人说她妈逼她去,不中意她现在的对象;还有人说她和导师闹毛了,不得已才跑去宁夏……
总之,说什么的都有,就是没有一句,是从向琳口中说出来的。
众所周知,在我们学校支教最大的用处就是,支教一年以后,这个人可以无条件的读研。可向琳,成绩班级第二,保研绰绰有余。其次,她新男友早已决定在校读研了,她却依旧义无反顾。
宁夏那个地方,缺电,缺水,缺信号,上网断线,发信息延时,能不间断地打完十分钟电话,和福彩中奖的几率差不多。
向琳到了这地方,基本上算是自杀式异地恋。每天除了几条延时短信以外,她和男友几乎不怎么通话。每次通话,她也只聊聊自己的近况,再让男友说说他那边的,然后断线,重连,如此反复。
毕业不到半年,有几个小子已经订了婚,几个姑娘也找到了人家,可向琳却偷偷地躲在宁夏,不留踪迹。
每次看她的校内日志,一种替她担忧的想法呼之欲出。虽然在她日志下的留言,尽是安慰之词,写满同情,但我心里真的绕不过弯:不作死就不会死,你又何苦找罪受?
有一次,我在校外一间小酒吧里碰到她男朋友,他身边跟着几个学弟学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