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太平轮》的史诗大片梦,吴宇森做了9年。但这艘大船并没有如他所梦想的顺利驶向彼岸,这部电影与这艘船本身的时代际遇一样,在今年暑期档的电影市场汪洋里,“触礁”了。
上下两部电影累积票房不达3亿,距离4亿投资回收遥远,制片人张家振坦言,“说白了,就是赔本了。”与此同时,作为掌舵者的吴宇森,也付出了他入行42年以来,最为惨痛的一次代价,在年届七旬之际,被质疑“过时”了。
很残酷,从香港到好莱坞,直至新千年重回中国大陆,曾经的潮流创造者输给了时间。几十年征途,吴宇森积累的辉煌战绩好像瞬间归零,而他孜孜不倦讲述的真诚创作初心,也迅速被依靠吐槽传播的互联网杂音掩埋。对于媒体来说,稀松平常,这不过是又一名华语大导在新时代面前折戟沙场,对于观众来说,花样嘲讽吴宇森也变得轻而易举。
《太平轮》令吴宇森职业生涯再受挫
而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手持双枪子弹永远发不完的小马哥,“我失去的东西我要自己拿回来”这样的狠话也早已在岁月中消弭。
《太平轮》本身在艺术创作上,无疑有着太多“隐患”,吴宇森的浪漫情结引导他将这段历史的沉重,落点于爱情的悲戚,削弱了沉甸甸的两岸记忆。而资本的掣肘和无形的压力,也或多或少伤害着艺术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