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山河故人在戛纳的首映,赢得满场的鼓掌,说明此部影片触动着人们心中的某种情怀或者说故事情节在打动人的内心。中国历经几十年的变迁牵动着国人的情愫,让外界认识正在发展中的中国,外媒对于此部影片有很好的评价。“山河”代表空间,“故人”讲的是时间,将时间与空间的无形结合述说着中国故事。
5月19日,贾樟柯新片《山河故人》在戛纳首映,获得满场掌声。外媒记者多数给了很高评价,认为它是前半程展映最打动人的电影,讲了中国几十年的人事变迁,丰富深刻,有可能得到评委会的青睐。女主角赵涛封后的呼声尤其高。而国内媒体的评价偏向两极,有人觉得这是贾樟柯最好的电影,也有人称其为情节剧,贾樟柯在尝到迎合西方人口味得到的甜头后变本加厉了。
放映过程中出现了戛纳史上罕见的两次事故,贾樟柯发微博解释说,“我的电影插曲多,大家别在意。第一次放映开场三分钟后中断,是因为放映员误将4K DCP作2K放映,无做设置调整。第二次出现红色叠影,是放映机故障。”
《天注定》的时候,贾樟柯笃定,这将是他票房最高的一部电影。翻译过来,即是最接近普通大众的一部电影。可惜没上。《山河故人》离观众又近了一步。该片基本不见了贾樟柯过去惯常的散文式叙事、慢节奏、固定镜头、大远景、自然光,而是变成了明晰的三段式结构,多镜头剪切,中近景加特写,虚焦转换,饱满的打光……很多商业片惯用的手法都用上了。离观众更近的意思就是说,相较以往,可看性高了很多。
《山河故人》戛纳首映 关照中国过去与将来 精彩
但《山河故人》又绝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商业片。“山河”代表空间,“故人”讲的是时间,它从山西小县城汾阳到国际大都市上海再到海外移民地澳大利亚,时间跨越1999年、2014年、2025年,讲了三个故事:三角恋、新旧冲突、母子恋。贾樟柯最后要告诉观众的是,中国的一代人,无论再怎么挣扎着“Go west(向西)”,但在时间的洪流里,终究要成为落伍和被抛弃的那一个。积累财富,远离故土,变成“高端人”,我们就得到精神上的安宁了吗?
加上过去的“故乡三部曲”《小武》、《站台》、《任逍遥》,以及后来的《世界》、《三峡好人》、《二十四城记》、《海上传奇》、《天注定》、《山河故人》,贾樟柯完整地讲述了他所处的整个时代,并且关照到了过去和未来。可以说,贾樟柯的电影,是当代中国的一个活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