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娱乐生活>电影电视>电影资讯>

《十二公民》现已点映 饱受好评(5)

来源:中网资讯娱乐 时间:2015-05-18 15:28:12

  PART4 拍摄

  为什么拍电影还要排练17天?徐昂hold得住这帮老戏骨么?演员全是话剧阵容,并非徐昂任人唯亲。相反,用何冰的话说,因为大伙儿都熟,整个合作下来就像踢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足球,行云流水。

  而徐昂在拍片前也对演员进行了魔鬼式特训,大幅提高了拍摄效率。影片开拍前,全体演员凑一起聊剧本、对台词、找问题,一封闭就是17天。由于是个群戏,缺一环都不行,大伙儿凑一起必须全体都在,“期间有几个人晚上还有话剧演出,就五点多放他们先走,回来继续排”。

  《十二公民》最终的实拍不过28天,徐昂说:“我们基本上封训和实拍的时间一半一半。”

  关于这17天的封训,主演何冰回忆说:“特别像排话剧那种方式,大家到现场,谈人物,谈感受,然后分段对词,然后这过程中,就会发现问题。比如,第一段小问题,可能就够到剧本结尾去了。我们就不断地把问题揪出来,捋顺了,到底每个人的任务是什么,每个人的行动线是什么,就是做这个工作。”

  听上去似乎,“就那么回事儿”。但何冰坦言,过程并非想象那么简单。“一开始我以为是我一个人舌战群儒呢,结果不是,我只是提供给大家一个看法、一种观点”。

  最要命的是,何冰从角色出发,渴望表达出角色作为“人”的动物性,能够愤怒、愤懑,但剧本有要求他不能这样做,毕竟“他是个检察官,克服情绪又是他的职业素养”。与何冰的境况相似,特训中每个人都在克服自己,“每个人都跟角色彼此无法谅解”。

  影片最终的实拍,在798某厂棚完成。尽管做足了前期准备,但这种“无法谅解”的情绪还是在拍摄过程中不断冒出来。

  徐昂坦言,“NG的次数,有时候非常多”。某场戏,何冰前后拍了十多条都不合格,导演回忆,“那段台词很长,逻辑非常强,是段很缜密的描述,他这个角色有点像是大脑,剩下的那些都是你脑海里的声音,他自己在不断地否定和肯定自己,要抛开声音非常干净地在11个人准备攻击你的环境里去思考,这个表演是很困难的”。


《十二公民》已点映 饱受好评,

  徐昂感觉何冰这个时候心里有点儿躁动、不舒服了,刚好当时现场有工作人员的手机响了,他罕见地发了火,批评了对方很久,然后再拍,何冰的戏份终于过了。徐昂说:“事后冰哥感谢了我,说批评那个工作人员是对的,不是说人家犯了多大的错误,而是这个举动让他觉得,错误的焦点不在他身上了,他可以放松下来,再次投入到表演里去。”

  不仅如此,原本被认为逼近完美的剧本,也在拍摄中不断被精益求精地优化,尤其是部分演员即兴发挥的小细节,为影片平添了许多喜剧元素。王鲁娜回忆说:“比如4号陪审员,他不是有钱的地产商吗?他要跟3号陪审员打架时,先撸袖子,撸完把表摘下来,说‘别伤着表’,这点就是演员即兴发挥出来的。”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刘红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