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热点话题>

美军得寸进尺:硬闯南海后又酝酿更大举动(4)

来源:复兴网 时间:2015-11-03 18:30:52

      第五,制衡欧洲大陆。在俄挺叙利亚后,能源受到威胁后,若久拖下去,欧洲大陆与俄妥协是唯一出路,一旦欧洲大陆与俄妥协,英国就有被“新”型孤立的风险。从长远来说,英国这样属于提前布局。

      第六,就是英国内心中有种其它“想法”,这种想法可能不象上面五点光明正大--若中国一路一带进展不利,在与美在亚太角力过程中万一失利那么中国在英国的产能与投入,则会可能“那个”了。  

      从大棋局看,美对中国、俄国的战略布局其实是非常长远的,这个以后再说。作为中国,则要避免出现这种状况:

中国一带一路路线图

      第一,与英国的合作,有利于中国拓展一路一带。在一路一带上,几乎一半以上的国家是英国曾经殖民过的,在当地英国影响仍然存在,若中国影响加英国影响,展开可能会更顺利。

      第二,拆解。对英国这种关系,部分拆解美对华冲动。中国仍然需要“战略机遇期”,也就是中国需要大概六到十年的时间布局,也就是在习大任期末期这一段时间内,需要时间,习反腐,反恐,对内部调整需要时间。另外,新型装备生产与新型高科技装备需要消化与熟练。现在是技术有,但产能跟不上的问题是存在的。需要时间增加存量。

英国首相卡梅伦

      第三,示范作用。其实,习访问英国,在南海方向,减弱了美在南海的动能。美国人是有苦难言,这种示范作用的效果如果经营好,中国的机会不久就会来到。欧洲大陆已经呆不住了,迫不及待要来华谈,其它地方,比如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英国传统影响区,估计很快就会有表现。现在中国以高铁作为一路一带的主打武器之一,效果会带好。对中国的产业调整与走出去有利。中国要设计后示范效应之后的产能。要提前准备。

      第四,制衡。中国一直没有主动直接加入中东的竞争,而是间接,是符合中国战略利益的,“不争是争”,无心插柳的效果可能会更好,这种态势可得到欧洲部分理解,以制衡欧洲不要介入南海。也可称是交换。这是中国悠久文明内核的作用吧。中东,有关国家,没认真研究中东历史,美就是吃这个亏,而俄,若不接受教训也有这种可能。从迹象看,俄是接受教训的,没贸然南进。中国对叙利亚的表态“在国际法”下,可看出中国对此地的研究已经很深了。  

      第五,人民币国际化的需要。英国作为英联邦的盟主,用金融地位,RMB的国际化推进有利。
 

      英国看清中国兴美国衰现实:已启动外交最大转变

      大胆改变

      仅仅三年前,谁能猜到,戴维·卡梅伦政府将启动二战以来英国外交政策最大胆的改变?而眼下的情形正是如此。

      这个过程始于今年英国政府宣布加入中国的倡议,将出资满足亚洲巨大的基础设施需求。英国成为第一个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的非亚洲国家。随后,其他30多个国家也纷纷加入,包括德国和法国。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