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说,中国为实现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贡献巨大,“这主要是通过中国国内经济增长和减贫以及中国对世界其他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而实现的。”安南表示,他注意到了中国倡导建议的一些新的金融机构,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银行等。他说,这些机构的出现让他感到“不意外”,这些新机构的出现,无疑可以满足一些在相关方面的需求,可以作为现有的全球性组织的补充。另外,中国开放“亚投行”,让西方国家和其他国家也加入进来,这是一种非常积极的现象。他说:“多年来我一直倡导改革,既包括联合国机构的改革,也包括世界货币基金组、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的改革。世界正在发生变化,这些机构也需要作出改革。”
安南特别强调:“亚投行的出现给那些拒绝改革的人上了一课,同时也向世界发出信号——中国已准备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名出生在加纳、来自非洲的联合国秘书长,非洲发展一直是安南先生的重要关切。他把非洲发展与中国联系到一起说:“基础设施和能源不足,是非洲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我敦促现有的和新的国际机构与非洲国家展开合作,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尽管现在有很多人渲染中国在非洲所起的负面作用,但是在我看来,中国在非洲起的作用从总体上看是积极的。”他在演讲中还提到:“在中国倡导建立的一些新的金融机构中,我看到了附加价值——非洲也可以从中受益。”
各国纷纷加入亚投行
在安南看来,要建立“更加和谐的社会秩序”,根基有三:和平与安全、可持续和兼容性的发展、人权与法治。而年轻人将是推动未来世界发展的主要力量。安南对台下的中国青年学子说:“即便年轻,你们依然有许多事情可以做。虽然这并不意味着你们马上要去拯救地球,或者去解决一些宏大的议题。”他举例说,他知道许多中国年轻人正在贫困地区教孩子们英文等课程,类似这样的小成就累计起来,就会变成很大的贡献。“你们不会因为太过年轻而无法成为领导者——我一直这么认为”。
美前财政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也认为,亚投行让美国尝到了一意孤行、拒绝改革的苦果。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萨默斯4月5日在美国媒体称,随着中国的经济规模逐渐赶上美国,以及新兴市场占据将近至少一半的全球产出,全球的经济结构需要重大的调整。美国内部各派的政治压力使得这个国家逐渐失灵了。
文章还指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右派的阻力,美国未能批准自己在2009年力推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治理改革,让自己落到孤立的地步。这个改革将补充IMF资源,促进大家对全球的经济信心。更重要的是,它将让中国和印度等国家得到更多IMF投票权,进一步与其经济重要性相匹配。
萨默斯还表示,美国既无法兑现自己的承诺,其政策又阻碍了其他国家想要从现有机构提供或获取融资的渠道。那么中国建立亚投行是非常显而易见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