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走出去”要突破技术瓶颈
中国早就有意投资英国新建的核电项目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比如,2014年6月,李克强同英国首相卡梅伦举行了中英总理年度会晤,联合声明称中英双方将在核电等领域展开合作。这是继2013年奥本斯和卡梅伦先后访华,做出关于支持中英核电合作的又一个表态。
中广核英国办事处2014年6月在伦敦揭牌成立,表明了中广核推动核电“走出去”的坚定决心。本报记者从中广核获悉,中广核已实质进入英国核电新建市场,初步锁定一个参股项目和一个控股项目。
资料图:英国欣克利角核电站示意图
英国仅是中国核电“走出去”的一个缩影。中核集团不久前发布消息称,不管是远在非洲的阿尔及利亚,还是在中国的邻邦巴基斯坦,抑或其他地方,都能看到该集团员工忙碌的身影。
中核集团总经理助理李晓明此前称,“中核集团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战略,已经与阿根廷、埃及、沙特、南非、英国、法国、约旦、亚美尼亚等多个国家签署合作协议。”他说,巴基斯坦项目现场“很多巴方员工的四川话说得挺好”。巴基斯坦是中国目前唯一成功出口核电机组的国家。
资料图:李晓明莅临方家山现场指导工作
中广核和国家核电同样也把目光投向海外。比如,2015年9月7日,中广核与肯尼亚能源与石油部下属的核电局在深圳大亚湾核电基地正式签署了《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与肯尼亚核电局关于肯尼亚核电开发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本报记者此前获悉,国家核电相关人员已经在两个月前造访了南非,原因是南非政府当时宣布将进行6~8个核电厂项目的招标工作,该招标项目金额合计高达800亿美元。
中国核电“走出去”并非易事。张华祝在上述报告中举例说,中国核电需要“突破技术瓶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三代核电机型的国产化、自主化,才能为核电‘走出去’,从而实现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的转变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