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加大防卫预算对于原本就已持续低迷的日本经济无异于雪上加霜,而以中国为主要防范对象的系列安保法案在日本国内更是引起众多非议。事实上,上述过激举措并不能给日本“军事大国化”进程创造有利条件,而更像是把国民经济拖入一场前景暗淡的“消耗战”。
中国海监船巡逻钓鱼岛附近海域
一方面,日本政府鼓动“中国威胁”、强推安保法案、加强防卫力量的同时需要承担巨大的政治风险及代价,其国内民众和在野党高亢的反对呼声便是最好的明证。
钓鱼岛是中国的铁证如山
另一方面,日本政府近年来针对钓鱼岛巨额投入与一系列过激行动,促使中国政府加快实现对钓鱼岛附近海域的“常态化巡航”—— “国有化”事件之后,日本军方并没有在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上取得实质性突破,而中国则加大进入钓鱼岛海域的频率。这又反向刺激日本政府增加防卫预算和升级军事装备,进一步加大其“消耗战”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