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信号处理电脑来处理信号数据;一格干扰信号产生装置,其中干扰信号产生装置应当包含通信频段和雷达频段两种不同装置,以对通信和雷达都产生干扰。
美军的ALQ-99和ALQ-218就是实现了干扰发生和信号接收功能。考虑到我国技术能力局限,无法做到干扰和雷达共享孔径,所以需要更多的天线装备在歼轰-7上面。当然这就带来了电磁频谱兼容的问题,有时候会造成干扰己方通信,雷达信号的问题。除了这些设备外,歼轰-7A还可以带上作战武器,反辐射导弹和中距空空导弹是标配,在强大的电子设备配合下,将会产生巨大的作战效能,甚至如同EA-18G那样在中距打下来隐形机。美国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
2012年12月28日,三泽空军基地内,美国海军VAQ132电子攻击中队EA-18G“咆哮者”电子攻击机降落在日本三泽空军基地跑道上,开始为期6个月的战斗部署。EA-18G是F/A-18F超级大黄蜂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专用型电子战攻击机。该机有演习中击落F-22A优异战绩。
目前,已经大量装备美国海军。其次是歼轰-7A的航程和速度都比较适合作战。1350公里的作战半径和0.8马赫的典型巡航速度与其他主要歼击机歼-10,歼-11完全一致,不会出现与进攻集团难以编队的问题,可以满足大多数情况下雨歼击机一起出现在前线进行随队干扰的需求。
飞豹A携带国产鹰击91超音速导弹亮相
除此以外,歼轰-7电子战飞机应该加入一些隐身设计元素,对气动进行修改,缩短敌人发现距离。这样做的结果是对手在雷达扫描时会不太容易发现歼轰-7,而是首先发现与其一起行动的其他歼击机。于是空战就变成了在歼轰-7电子战机的支援下,我方歼击机与敌歼击机的较量,而不是对方战机一上来就冲着歼轰-7攻击。要实现以上全部功能,歼轰-7需要解决气动,电力,操作软件,电磁兼容等很多问题,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问题已经得到解决。飞机设计是一个综合求平衡的结果,往往会为了一些牺牲其他性能,我国目前的电子战飞机设计,也不能期望马上造出就能赶上EA-18G的电子战机。但歼轰-7作为一款良好可用的平台,可以实现我军电子战能力的巨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