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谜”一样的九二共识?
“九二共识”在民进党的口中,或者说,在民进党向台湾民众宣传的样子里,是个“谜”一样的东西。民进党否认“九二共识”的存在,但又不断攻击“九二共识”只是标签名词、没有经过台湾人民同意,甚至对“九二共识”的支持者扣以红帽子,将两岸几经确认、具有公信力的协议降格为国共两党私自相授的诞生物,肆意诋毁“九二共识”的权威性与法理性。事实上,“九二共识”与“贞观之治”、“康乾盛世”一样,都是先有史实、后有名称。史实是确实存在,有根有据;名称是后人总结,智慧概括。“九二共识”最初就是两岸两会为推动事务性商谈所达成的共识,基本内容就是两会同意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达“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当时虽然没有“九二共识”的称谓,但却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并使得1993年的“汪辜会谈”成为可能。“九二共识”不但是两岸共识、国际准则,更是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得以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一个中国 和平发展
其实,最让台湾人民觉得是“谜”的,恰恰是民进党自己的两岸政策。从2012年至今,蔡英文的两岸政策始终说不清道不明,美国失望,台湾民众也失望,2012年蔡英文的败选,就被岛内舆论评论为“九二共识”的胜利。
曾任台湾“国安会秘书长”、陆委会主委的苏起是“九二共识”这个名词的发明人,他坦诚“九二共识”基础就是“一个中国”,其概念获得全世界所有国家的支持,“九二共识”不是万灵丹,但民进党或台北市长柯文哲,你们不喜欢这个药方,是否能拿出更好的方子?而事实上也确实有很多人在帮蔡英文出主意另找一个合适的名称接近或模糊“九二共识”,尤其是柯文哲近日发出有关两岸关系的表态,更是让蔡英文芒刺在背。
柯文哲
柯文哲3月30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应尊重两岸过去已经签署的协议和互动的历史,在既有的政治基础上,以互相认识、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原则,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精神,促进交流、增加善意,让两岸人民去追求更美好的共同未来。虽然柯文哲没有直接说“九二共识”,但“既有的政治基础”除了“九二共识”很难再有其他解释,另外他说“一个中国不是问题”,而“九二共识”的终极意义正是“一个中国”。
国台办随即肯定了柯文哲的话有利于两岸交流,这对正在冥思苦想如何解开“九二共识”困境的蔡英文来说,是压力,似乎也是启发。有人建议蔡英文可以向柯文哲那样,打个太极拳绕过“九二共识”,但这显然行不通,因为民进党还涉及是否废除“台独”党纲的问题,更何况,还有一些民进党人从中误读出所谓“九二共识无用论”、“九二共识过时论”,声称大陆方面放弃坚持“九二共识”,这真是谬之千里了。大陆对台政策向来是一贯的、明确的,在坚持“九二共识”这些原则问题上历来寸步不让。习近平总书记上月发表对台讲话时刚刚强调“九二共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这个基础遭到破坏,两岸互信不复存在,就会遭遇“地动山摇”的险境。不管“九二共识”被民进党说成什么样,它始终是两岸互信的基础,民进党唯有正视并接受它才有与大陆对话、互动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