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忆日军918暴行:孩子在铁路旁玩被刺刀挑死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7-27 23:01:23

  

历史不容忘怀,尤其对于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更不能忘却。80年后的今天,我们寻到了几位1931年“九·一八”事变那一夜的亲历者,他们以自己的记忆讲述着活生生的历史,让我们记录下这些历史吧!

  孟淑珍:那年我4岁,让日本人打断了左臂也许时间能渐渐将恐惧和痛苦抚平,但裸露的残臂则成了老人永远也抹不平的血泪伤痛——80年前的9月18日,是孟淑珍老人永远无法忘记的一天。那天,她的姐姐遇难、哥哥负重伤,而她自己则永远地失去了左臂。也许时间能渐渐将恐惧抚平,但裸露的残臂则成了老人永远也抹不平的伤痛,它是对日军武力侵华和残害中国人民的有力控诉。9月15日,记者来到家住大东区上园小区的孟淑珍家中,已经84岁的她心情沉重地向记者讲述起那个血泪凝聚的往事。

  孟淑珍告诉记者,她出生在1928年,那年是农历的龙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候,她与家人就住在北大营西侧不远的菜园子里。后来,她在那片土地上生活了大半辈子,直到前几年北大营社区动迁,才搬到了大东区上园小区居住。

  “一转眼一辈子就过去了,你看看都到了这把年纪了。如果4岁那年我没被日本人打断一条胳膊,也许生活就不是现在这样。是日本人害了我一辈子。”一谈起这段往事,孟淑珍酸楚不已。

  孟淑珍的父亲是一个工人,1931年9月18日一下班回到家,他就很严肃地对家人说:“听工厂里的人都在议论,说可能要打仗了,我们都得逃,能活一个是一个!”当天晚上9点多,一家人收拾好东西后,打算前往位于小北街附近的亲戚家躲一阵子,可谁也没有想到,刚一出家门就遇到了袭击北大营的日本军队。

  孟淑珍现在仍清楚地记得,那是在一片白菜地里,日军架起机枪向他们一家人扫射,孟淑珍11岁的大姐被当场打死,16岁的哥哥背着她疯狂逃命,最后也被子弹打中腹部,而孟淑珍则被打中了左臂。 第二天,在父亲的苦苦哀求下,小河沿附近的一家医院救治了孟淑珍和哥哥,他们的命虽然保住了,可孟淑珍却从此失去了左臂。那一年她还不满4岁。

  因为没有了左臂,孟淑珍一直都没有找到工作。她的老伴去世后,孟淑珍一直靠政府的救济生活。“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建成后,每年9月18日,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残历碑下都会出现孟淑珍的身影,她把自己当成活教材,用残肢讲述历史,控诉日本侵略者的罪行。

  对此,记者问道:“今年是‘九·一八’事变80周年,你是不是还去‘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孟淑珍轻轻摇了摇头:“也许不会再去‘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了,年纪大了,身体也不行了,下楼都费劲,今年也许只能在家里悼念死去的大姐和乡亲们了。”

  马天牧:大白天日军在抚近门城楼上开枪震天动地的枪炮声足足响了一夜——9月16日,现居天津的马天牧老人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电话采访,耄耋之年的他一说起“九·一八”事变当夜的经历,记忆犹新。

  当年,马天牧的家就在现在的大东区小河沿路一带,是一座老式的四合院。1931年9月18日入夜,还不满10岁的马天牧像以往一样,吃完饭后就开始做功课……晚十点多,已经入睡的马家人突然被巨大的声响惊醒,当时家里人还在猜测是谁在“放鞭炮”,然而这样的猜测很快就被现实所粉碎,震天动地的枪炮声一直持续着,足足响了一夜。

  那时马天牧正在读小学四年级,第二天一早,他还像往常一样去上学。可没有想到,他一走到抚近门(即今天的大东门)的位置时,发现那附近都已经戒严。还看见不断有人往回跑,一边跑一边喊:“日本人在城墙上开枪呢!快跑啊!” 马天牧这时才从别人嘴里得知,沈阳已经被日军占领了。

  据马天牧老人回忆,当时马路上一个人都看不到了,亲朋好友之间也几乎断绝了往来。沈阳的工厂停了产,学校也都停了课。大人们都不敢去上班,孩子们也整日待在家里。马天牧说:“虽然日军没到我家来,但我知道他们闯进了不少普通人家,掠夺财产,欺凌百姓。”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