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胜利后,种种迹象表明,国共两党对和平、民主、建国问题有着不同的回答,斗争不可避免。因此,在打败日本侵略者之后,两种命运、两个前途
但局势已然在急剧地发生变化。9月,中共中央提出了“全国大反攻、打倒蒋介石”的口号。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此时,人民解放军在内线和外线的配合作战,构成了人民解放战争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的总态势,而国民党军队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变为全面防御,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人民军队在革命战争中所处的战略防御地位。这一伟大胜利,标志着战争形势的根本改变,标志着中国革命新高潮的到来,标志着中国革命战争已经达到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与此同时,中共中央颁发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以实现耕者有其田。在“参军保田”的口号下,翻身农民踊跃参军,使解放军的队伍不断壮大。据统计,1947-1949年,晋冀鲁豫解放区参军农民累计达148万,山东解放区先后有59万青年参军,还有700万民工随军征战,单就参加淮海战役支前的民工就超过500万人。陈毅元帅曾深情感慨:“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独轮小车推出来的。”
1947年这一年国共双方兵力对比由战争初期的3.4:1变为1.9:1,悬殊态势大大缩小。在机动兵力上,共产党已优于国民党,且士气高涨,装备也大有改善。随着人民解放军反攻之势不断发展,到1947年底,战争已经主要不是在解放区内进行,而是在国民党统治区内进行了。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扩大会议,这是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解决了20年来未解决的革命力量在斗争中的优势问题”。毛泽东在会上作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他明确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一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匪帮的反革命车轮,使之走向覆灭的道路……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20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而事实证明,确是如此。1947年,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从劣势转为优势,在战场上从防御转为进攻,由弱者变为强者,并最终取得胜利,带领广大人民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