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胜利后,种种迹象表明,国共两党对和平、民主、建国问题有着不同的回答,斗争不可避免。因此,在打败日本侵略者之后,两种命运、两个前途
为了以劣势兵力挫败国民党军的进攻、争取胜利,中共中央在军事、政治、经济上制定了一系列富有远见的方针、政策:在军事方面,人民解放军实行“以歼灭国民党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以集中兵力打运动战为主,以分散兵力打游击战为辅”的作战方针;在政治方面,放手发动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民族民主统一战线,彻底孤立国民党反动集团;在经济方面,必须一切依靠自力更生,作持久打算。
战争初期,由于国共两党力量悬殊,国民党迅速取得了暂时的胜利,占领了大中城市,解放军被迫转入偏僻的乡村。此时,国民党军队参谋总长陈诚于1946年10月在攻下张家口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斩钉截铁地表示:“如用军事,三五月内可以告一段落。任何一条铁路,两星期内可以打通。”次年2月,蒋介石在国民党中央党部演讲时也胸有成竹地说:“一年余以来,政府要收复什么地方,就收复什么地方……现在共产党还想把政府拖倒,这无异是一个幻梦……”足见当时国民党方面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