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1947年国共双方势力如何实现历史性反转?

来源:综合 时间:2014-07-25 06:26:23

  抗日战争胜利后,种种迹象表明,国共两党对和平、民主、建国问题有着不同的回答,斗争不可避免。因此,在打败日本侵略者之后,两种命运、两个前途

  蒋介石感到已处在“生死成败的关头”

  毛泽东曾言:“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失人存地,人地皆失。”正因如此,战争的形势逐步向着有利于人民解放军的方向发展。1947年,对党中央与毛泽东而言,是历经艰难的一年,又是走向胜利的关键一年。此时,人心向背正急剧变化,这是解放军由被动逐步转为主动的最直接原因,也是共产党人夺取政权的最根本原因。

  面对战场上出现的败绩,国民党在政治上仍然顽固地坚持反动专制独裁,颁布了《国家总动员案》,对中共党员、民主人士、进步群众等进行血腥镇压;经济上,官僚资本控制社会经济命脉,由于内战消耗,军费激增,因而对民众加紧残酷掠夺,滥发纸币,造成通货膨胀、物价暴涨,工商业倒闭、工人失业,农产量激剧下降、农民破产。国民党统治区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此外,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在接收区纸醉金迷、穷奢极欲、吃拿卡要、敲诈勒索。一时间,民间哀鸿遍野。《李宗仁回忆录》也记下了这一时期国民党的种种闹剧,其中谈到著名画家齐白石也遭到无理敲诈,不得不向北平行辕主任李宗仁求救……

  国民党及其军队的表现,让民众大失所望。1947年5月前后,全国各地,特别是国民党占据的各大中城市陆续掀起了“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 “反对美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等一系列大规模运动,形成了继人民解放军对蒋介石集团军事斗争之外的第二条战线。这样,国民党的地位更加孤立,其败绩也更加显现,从1947年下半年开始,逐渐走上下坡路,其所领导的军队越战越怯,士气大跌。

  此时,蒋介石再也没有年初那股神气了,这年12月他在给中央训练团的讲话中说:“他们(指解放军)并没有我们这样好的武器,也没有我们这样多受过严格训练的官兵,更没有什么军需资源的经济基础,这些条件我们都远胜过他们,而为什么我们不能剿灭他们?并且较之初期,匪区更扩大,匪势更嚣张,我们曾有许多将领被俘虏,许多部队被消灭,成为我们国民革命军有史以来的最大耻辱!过去我们无论是东征、北伐以至抗战,没有一次战争不是光荣胜利的,现在剿匪,匪是愈剿愈多,我们却是愈战愈挫,这是我们从来没有受过的耻辱!”蒋介石甚至感觉到:自己也好,国民党的统治也好,已经处在“生死成败的关头”。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