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黄埔军校都走出了哪些著名的共产党人?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7-23 15:40:53

  蒋先云虽深得蒋介石的青睐,并被迅速提拔,但他却信仰笃定、正气凛然。1926年“中山舰”事件发生后,蒋介石以“中将教育长”职务诱劝蒋先云脱离共产党,而具有双重党员身份的蒋先云却第一个公开声明脱离国民党。老蒋数次派人力邀小蒋,许以其嫡系第一军第一师师长的要职,前提是“必须发表退出共产党的声明”。然而,蒋先云丝毫不为所动。

  1927年4月12日,一场大屠杀骤然降临,黄埔教官熊雄、孙炳文、萧楚女等共产党人惨遭杀戮。蒋先云的心情异常沉重,蒋介石背叛革命的残酷现实让蒋先云深明大义,他义无反顾地宣布与蒋介石割袍断义。

  不久,蒋先云主动请缨奔赴前线,率部在河南临颍与奉军激战,他身先士卒,策马飞驰在战场,在身负重伤、血流不止的情况下,仍坚持指挥战斗,呼喊追敌不止,牺牲时年仅25岁。

  第一位被开除的学生宣侠父

  宣侠父是黄埔军校第一个被开除的学生,也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第一位遭受国民党黑手的中共高级干部,而直接凶手竟是他的老师兼同乡,号称黄埔“八大金刚”之一的蒋鼎文。

  初上黄埔岛,蒋鼎文就从他所负责的第一队学生花名册中注意到一个与众不同的名字:宣侠父。再看他的履历,曾留学日本,这在黄埔一期生中也属凤毛麟角,而且宣侠父还和蒋鼎文同乡,都是浙江诸暨人。

  当蒋鼎文第一眼看见这位小老乡,不禁在心里喝了一声好,宣侠父身材高大,眼神清湛,面如重枣,不怒自威。两人交谈得很融洽,蒋鼎文决定要将宣侠父作为重点对象进行培养。但蒋介石听了他的汇报却沉吟半晌,阴沉着脸色迸出几个字:“他是cp!”

  蒋介石说得没错。早在1920年,宣侠父留学日本期间就接受了马列主义。1922年回国后,开始从事革命工作。1923年在杭州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共党员。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你要记住,防止他们捣蛋。”蒋介石叮嘱蒋鼎文。果然,不久后的一件事,宣侠父成了蒋介石的眼中钉。那是黄埔开学后进行了特别支部的选举,蒋介石、严夙仪、金佛庄、陈复、李之龙等五人当选,可是蒋介石却感到隐隐不安,因为在这五人中,除他之外的四人都是具有共产党员身份的跨党分子。虽然蒋介石身为校长,但在特别支部内也只是一名普通执委,并没有其他特权。

  蒋介石决心扭转局势,他以校长和特别党部的名义下发了一道文件,直接指定各党小组长,并规定各党小组长每周需直接向校长书面报告党内活动及工作情况,宣侠父也在名单中。

  起初,这道文件并没有引起多大风波,只有宣侠父敏锐地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若如此,蒋介石则将凌驾于党之上。于是,宣侠父郑重地给特别支部写了一份报告,指出蒋介石此举是企图以军权代党权,把党的基层组织变相地化作强权下监督同志的机构。他要求特别党部否定蒋介石的决定,组织基层分部的选举,并监督进行,以确保党在军校的威信和权力。写罢,他在报告书后端端正正地签上自己的名字。

  按理说,宣侠父此举完全符合程序和规定,行使的是一个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但蒋介石却怒不可遏。他暂时忍住这口气,以校长和老乡的双重身份唤来了宣侠父,婉转地批评宣侠父少不更事,体会不到校长的良苦用心,希望他改正错误,收回报告。偏偏宣侠父是个认理的人,他认为校长的话有失偏颇,“以党制军”是中山先生当做命脉的原则,难道以前的教训还少吗?陈炯明的叛变就是例子。“娘希匹,你怎能将我与陈逆相比!”蒋介石勃然大怒,他限令宣侠父在三天之内写出悔过书,不然卷铺盖滚出黄埔岛。

  谈话不欢而散,蒋介石又授意蒋鼎文劝宣侠父认错,无奈宣侠父仍然坚持自己的主张。蒋介石恼恨之余,认定此人绝不可留。他从校长经费中抽出一笔款子,让蒋鼎文交给宣侠父。宣侠父挥挥手,口中高吟:“大璞未琢终是玉,精钢宁折不为钩”扬长而去,这正是宣侠父一生性格的鲜明写照。

  1937年,宣侠父奉令来到西安进行抗日民族统一阵线工作,后被任命为八路军高级参议,这是周恩来亲自点的将。宣侠父在国民党军界中很有人缘,如十六军军长兼西安警备司令董钊就是黄埔一期的同学,西安警察局局长杭毅则是宣侠父在黄埔的老师,听说宣侠父来到西安均摆酒相接,叙及当年的抱负、情义,滔滔不绝。宣侠父乘机请他们以抗日大业为重,为八路军提供必要的给养。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