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努尔哈赤如何以3万金兵大破明朝47万大军?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15 12:06:10

  努尔哈赤是一位极具胆识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最伟大的事迹莫过于以3万金兵大破明朝47万大军。他是如何做到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整场战役的前后经过吧。

  阿布达里岗之役

  努尔哈赤连败两路明军,回师途中得到探报:明总兵刘纟廷率领的东路明军已抵达阿布达里岗,距离赫图阿拉城只有五十余里;明总兵李如柏率领的南路明军已进抵虎栏,形势危急。

  回到赫图阿拉后,努尔哈赤即命代善、阿敏、皇太极及扈尔汉等人率主力东迎,伏击刘纟廷,自领四千兵马留守,防范李如柏率领的南路明军。

  东路刘纟廷是与杜松齐名的勇将,身经百战,曾列骏马五十余匹,跳跃其间,身轻如燕,使一把百二十斤重的镔铁刀,马上轮转如飞,人称“刘大刀”。然而他只有万余临时拼凑的杂牌军和一万朝鲜兵,虽由于担任东向佯攻的任务,出师最早,但因“道独险远,重冈叠岭,马不得成列”、“雪晴风起,寒冽殊甚”、“师行仅赍三日粮”,粮尽无济、沿途不断遭到后金小股轻骑阻击等原因,进军迟缓,直到三月二日方渡过浑河,抵达距赫图阿拉约五十里的阿布达里岗。一万朝鲜兵在元帅姜弘立的率领下,翌日到达距阿布达里岗十里的富察。

  三月四日,刘纟廷率军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步入了阿布达里岗后金八旗军的伏击圈。

  埋伏在这里的八旗兵已守候多时,山冈上、丛林里、低谷中到处都是伏兵,专候疲于奔命的明军自投罗网。

  刘纟廷军队半入伏中之时,皇太极率部打着杜松旗帜,穿着明军衣甲,混入刘纟廷营中,乘刘纟廷毫无防备,突然发动,明军立时大乱。弥山遍野的八旗伏兵趁势四起,将刘纟廷军队团团围住。

  刘纟廷虽年过花甲,英勇不减当年。他先是左臂受伤,接着又被一刀劈在面上,截去半颊,犹左右冲杀,歼数十人而死。第三路明军又沦于覆灭,随征朝鲜兵亦缴械投降。

  明辽东经略杨镐惊悉三路丧师,急檄李如柏回师撤往清河。但明军已草木皆兵,李如柏三万兵马,沿途听到山上后金二十余巡逻哨兵的鸣螺声,即吓得丢盔卸甲,“夺径路而遁,相蹂践死者,复千余人”。

  这就是震怖大明朝野的萨尔浒大战。

  明朝为这次战争,动员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兵力和财力,结果四路大军,三路覆灭,“覆军杀将,千古无此败衄”。开原、铁岭“人逃之尽矣”;沈阳辽阳“民逃军逃,将哭道哭,大小将吏,无不私蓄马匹为逃走计者”; 京师上下惊恐万状,“人心惟怯,谈虎生变”,“大小臣工,无不骇愕”,“官吏士民以及商贾向寓京师者,卒多携家避难而去”,“其间惶惶之状,不能以旦夕待”,“国家之计,岌岌乎殆哉”?

  努尔哈赤则从此扬威天下。

  此次大战,努尔哈赤歼明将四总兵以下三百一十余员,兵丁四万五千八百余名,俘获火器牲畜无数,使后金与明朝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抓住了战争主动权。他志得意满,道:“大明皇帝以二十万兵,声言四十七万,分四路来战。各国(指女真、蒙古各部与朝鲜)闻之,若以为我分兵破之,必称我兵众:若以为我是往来剿杀,必称我兵强,总而言之,胜报闻于四方,无有不称我兵之能也!”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热点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