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独臂将军贺炳炎常冲锋陷阵 王震战前动员摆棺材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09 17:08:34

  勇敢,是勇敢者的通行证;战伤,是战伤者的军功章。

  开国上将李天佑,25岁就当上了八路军115师686团团长。在平型关战役中,他负责正面进攻,与日本陆军最精锐的机械化部队白刃拼杀,赢得了全国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这一战,115师伤亡500多人,686团损失最重。后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赢得“万岁军”美誉的38军,首任军长就是李天佑。

  1938年冬,日寇进军汾河。开国上将王震当年只有30岁,奉命夺回阵地。战前动员时,他让战士抬出一口棺材,挥拳大声说:“我领头向前冲,要死我先死,死后装进这口棺材里。”部队激战一昼夜,大破日军,王震头部负重伤。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至今仍陈列着许世友曾经使用过的14把战刀。这位曾学艺少林、打起仗来勇猛无敌的开国上将常说的一句话是:“人死如吹灯,杀头不过碗大的疤。”他曾7次参加敢死队,5次担任敢死队长。平时上阵,左手提一把大刀,右手拎着驳壳枪,情况紧急时,挥起大刀就往前冲。即使是后来当了军长,还一样亲任敢死队长,挥刀拼杀在锋刃之端。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固守海南岛的国民党残部挟10万之众,在50艘军舰和30多架飞机的配合下,构成了陆海空立体防御体系。面对烟波浩渺的大海,12兵团副司令兼40军军长的韩先楚说:“既然没有翻不过的山,就没有过不去的海。”他率部一举解放海南岛,创造了用木船打军舰的奇迹,把五星红旗插到了天涯海角。

  抗美援朝时,洪学智负责后勤工作。从举国“炒面运动”到利用偏方治疗士兵们的夜盲、夺回属于“志愿军的月亮”,从战役供给到战术供给,在美军每天数百架飞机的密集轰炸下,在遍布定时炸弹的道路上,将军以一线作战式的勇敢精神,出生入死,为前线数十万人提供源源不断的供给,不可思议地建立起了一个“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后勤补给网。1951年底,彭德怀在接受朝鲜最高级的一级国旗勋章后说:“如果真的要论功行赏的话,得勋章的,应该是洪学智。”

  1986年,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部。

  洪学智应邀率解放军军事后勤代表团赴美访问。昔日在朝鲜战场上的中国名将,如今已年逾古稀。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莱昂斯上将,不停地打量着这位中国将领,好奇地询问他是从哪所军事院校毕业的。

  洪学智答:是从你们的空军学院毕业的。

  宾主大笑。美国军人明白,洪学智虽是笑谈却也道出了实情。在朝鲜战场上,中国军人以极其落后的武器装备与世界头号军事强国进行了较量,并取得胜利。这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洪学智,就是参与创造这个奇迹的中国将领之一。

  1988年,解放军恢复军衔制,洪学智再度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共和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两次授予上将军衔的将军。

  长征,抗战,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南征北战几十年,战将们面对的几乎全部是优势之敌。但生命里有了勇敢的因子,伤痛甚至死亡也不能吓倒他们,反而一次次地激发他们奋勇杀敌的豪迈情怀。

  有统计表明,仅抗日战争,八路军、新四军所打的仗就超过了美军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打过的仗的总和。22年的连续征战,使他们成为世界上连续作战时间最长的军队之一。既使是一位普通士兵也无不身经百战,何况这些身先士卒的将军!

  勇敢的将军带出了勇敢的士兵。在朝鲜战争中,面对强大的敌人,志愿军战士们展示了令对手心惊肉跳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堵枪口的黄继光,直至烧死仍不暴露的邱少云,冲到铁丝网上让战友们踩过去的爆破手李云峰……

  一位位英勇献身的战士,一个个战至最后一人的阵地,以至于志愿军的冲锋号声,都成了那些在朝鲜战争中幸存的敌军士兵们最刻骨的声音。

  传奇续写在硝烟散去的日子里

  胜利并不是战争的唯一战果。从硝烟中走来的战将,在新中国的蓝天下续写着新的传奇。

  朝鲜战争结束后,人民海军的组建者张爱萍,就在中国东南沿海指挥了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次三军联合渡海登陆战役:一江山岛战役。

  战事结束后,45岁的张爱萍被授予上将军衔,受命参与领导国防尖端武器研制试验。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洲际导弹、潜射战略导弹……将军先后4次担任核试验委员会主任和现场实验总指挥,成功组织了我国第一代地地导弹、首次原子弹塔爆、空爆及第三次原子弹爆炸实验等重大任务。

  1966年6月6日,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成立第二炮兵。张爱萍赴各地勘察、选址,为第二炮兵和我国战略核力量的建设与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此后,他又出任共和国第六任国防部长,是唯一担任过国防部长的开国上将。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