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世界海底“淘金”史:1947年人类第一桶海底石油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06 00:54:22

  晚秋季节,在科尔·麦吉公司租赁的32区里,一些沙子随着泥浆一起运送到水面,这些沙子看起来像是从盐丘的顶部取下来的,这是个好迹象。钻探队的负责人,随时和地面上的科尔·麦吉公司的官员保持联系。

  在11月的一天,奇迹发生了。当钻头打到530米时,一个工人看见了浓稠的墨绿色液体流进了储存钻井液的深坑里。“有人把这个情况报告给我的助手,他走到泥浆坑前看了一下,然后跑来向我汇报”,西尔回忆说,“我让他把这些液体提取出来,他回答说,‘天啊,把它提取出来?有好几大桶呢!’”。

  “我们看了一下钻井液,确认了的确是石油,”考特尼说。这是全世界第一次真正从海底开采出石油,这些石油被装在驳船上运回陆地,每桶卖2.65美元。这些钱直接进了罗伯特·科尔(robert kerr)的腰包,他是科尔·麦吉公司的创始人。

  机会意味着财富

  竞争即将开始。其他许多公司纷纷效仿科尔·麦吉,从墨西哥湾沿岸各州租赁海域,开始打井,进行海上石油勘探。路易斯安那州由于受到经济萧条的严重打击,政府十分欢迎发展工业。在短短三年时间里,政府就从大石油公司那里获得了2650万美元的税收。一系列辅助行业:工具和钻头制造业、海上生活用品供应业、伙食包办行业、管子经销业、设备租赁业以及站台建筑公司等,都在摩根市(morgan city),拉法耶特(lafayette)和胡玛(houma)等沿海城市发展起来。美国海军也从中获得了商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负责向欧洲和南太平洋战场运送部队的登陆艇,有的在战争中被子弹击中,留下了弹痕,而石油公司则喜欢购买这些废旧的登陆艇向海上钻探平台运送工作人员和补给品。

  尼尔森(nelson)1948年作为一名安装工程师开始了海上石油钻探工作,现在他已经从休斯顿的一家钻探平台建设公司退休了。“我们当时作的那些事以前从来没人做过,那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前几天我还和一个朋友谈起那年的事,我问他‘现在的海上石油勘探工作还像我们当时做的时候那么有意思吗?’”

  这是一段极不稳定的时期。一些石油生产商人在陆地上无法获得成功,但却能摇身一变成为海上石油开采商。海上石油勘探的成功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以前没有任何公司在海上勘探中盈利,现在石油就像是海底的金子。为科尔·麦吉的成功铺平了道路的木兰石油公司1950年时在距离陆地25公里的海域里,一口井一天可以打出788桶石油,这是当时海上油井的产量记录。

  在很早的时候,工程师就意识到他们需要找到把石油运送到陆地的更好方法,用驳船拖运不是长久之计。1948年西尔就提出了需要建立海底管线把石油从32区运输到内陆。为了避免麻烦,科尔·麦吉公司小心翼翼地把输油管道埋在了海床以下2米深的地方。据同年的《油气期刊》报道,“输油管道埋得这么深是为了让渔夫的网和锚都碰不到它”。

  平台上的生活

  由于铺设海底输油管道对劳动力的需求急剧增加。路易斯安那州南部需要具有一定技术的劳动力加入到海上石油勘探的队伍中来。每个海上钻井平台至少需要27人才能够运转起来:包括两组钻井工人,6个人一组,两组交替工作,每半天轮换一次;1名专职地质学家对矿样进行评估;4名海员;4名厨师;2名工具维护人员;1位钻井液工程师和1名勘探队负责人。一个新的工作线就这样形成了,海上工作人员和陆地上不同,他们不是早出晚归的工作模式,一个标准的一周7天工作制很快成型:工人们每天在钻井平台上辛苦工作12小时,连续工作7天,之后就可以放假7天,他们可以利用假期去捕鱼、打猎或者放松,然后再回到海上。

  每天的工作漫长而又枯燥的,海上生活的唯一调剂就是吃顿好饭。石油公司从来不在吃上节约开支。船上的厨房每天开饭四次,每一餐都很丰盛。1948年,《油气杂志》的记者来到一个海上钻探平台参观,发现工人们的午餐十分丰盛,“有烤牛肉、火腿、玉米粗粉、奶油土豆、鸡蛋沙拉、玉米沙拉、菠菜、芦笋、玉米、肉汤、牛奶、冰茶还有柠檬派。”

  很显然,海上石油工人的食物里唯一没有的就是酒。由于日常工作的危险性,再加上在海上工作还与社会隔绝,这使石油公司在很早就禁止任何含有酒精的饮品出现在钻探平台。这条禁令被严格执行,一旦有人违反,就会被立即遣送回岸上。考特尼在海上石油勘探平台工作了四十年,他能够回忆起来的唯一一次在钻井平台上看见酒,是工作队的管理人员在大罢工期间为了安抚工人,给他们倒了一小口波旁王朝,随后酒瓶又放回橱柜,工人们很快又回到工作岗位上。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