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世界海底“淘金”史:1947年人类第一桶海底石油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06 00:54:22

  改变了海上作业模式

  木兰石油公司的工作不仅仅是找到了一个干钻孔(没有发现石油的钻孔),他们把流动作业船和固定平台这两种勘探方法结合起来,科尔·麦吉公司聪明的工程师西尔(seale)采用并完善了这种新方法。据工作人员回忆,西尔是个工作狂,他认为每天应该工作24小时,许多人都知道,西尔经常在工休日到酒吧里抓他的工人们回来加班,所以,工人们在休息日要躲着他已成为科尔·麦吉的一个特色。

  西尔来到32区工作之后,工人们就很少休假了。他改变了每天早出晚归的勘探方式,从美国海军那里弄到了一艘大船,把船停泊在海上站台旁边,以20天为一个出海勘探周期。他把抽泥泵、管子架和其他的一些设备统统装在船上,还在二甲上为工作人员搭建了住宿舱。这是对海上勘探的一个全新尝试。如果在钻探过程中发现32区是个干钻孔,那么他们可以很容易就用船搬走大部分设备,而不用再花巨资运送设备。

  西尔后来写道:“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我觉得应该采用一个折中的办法进行海上作业,既不能完全固定钻探设备,也不能让它们任意漂浮,把固定和漂浮结合起来更符合逻辑。”西尔的做法是对已有技术的大胆整合,他把钻机、深海码头和运输船结合在一起使用。这种做法只是对陆地上的设备进行水上复原,而它们依然按照在陆地上的工作状态进行运转。建在水上的勘探平台像是湖里的船坞,打桩机被运到指定地点开始打桩,木制的平台被钉在恰当的位置上,平台中间还为钻杆留了个洞。运输船把起重机运来,工人们把它安放在那个预留孔的上方。所有这些步骤的执行都很严格,唯一能够移动的是停靠在勘探平台边上的运输船,它为抽泥泵、管子架和工作人员提供安身之处。

  来自各方的威胁

  在这个过程中要克服的一个最大的障碍就是海底松软的泥沙带来的困难,确保站台始终保持垂直状态。科尔·麦吉公司的工程师们认为,在海底10米厚的泥沙都是淤泥,因此打桩至少要打到海底以下15米的深度。据一位早期的钻探工人回忆说,“海底的泥沙都比较松软,有时一根钢桩要打到45米深才能固定住。”

  科尔·麦吉公司聘请塔尔萨市的一家生产商制作钻探设备,但是1948年2月23日,新设备刚刚安置好,就发生了意外。一组工作人员正在小心的操纵着吊车想要把钻探设备从运输船转移到平台上,这时钓钩断裂了,价值55000美元的设备沉入了大海。

  伯尔尼·考特尼(burney courtney)是一位依然健在的钻井工人,他回忆说,“当时,没人知道自己究竟在做什么,工人们每天的工作都被详细地记录下来。那时的海上生活十分艰难。”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路易斯安那沼泽地的捕虾业空前繁荣,许多捕捞船的船长们都忧心忡忡地在海上观望着科尔·麦吉公司的石油勘探船,他们担心一旦有石油涌出来,周围海域的虾可能就要死光了。捕虾人用他们自己的方法干扰石油工人作业,有人甚至向勘探展台开枪恐吓。考特你回忆道,还有人恐吓说要炸掉打桩机。但是,当捕虾人意识到石油开采行业并没有危及他们的生计时,也就不再滋事了。现在,摩根市(morgan city)每年都要举行一次类似捕虾和石油节的庆祝活动。这一活动还在1953年被改编成电影《轰鸣的港湾》(thunder bay)。

  对于石油勘探工作人员来说,除了捕虾人和飓风等天气因素之外,更大的阻碍是1947年6月23日美国最高法院经过长时间的讨论,最终决定支持联邦政府的主张,将加利福尼亚海岸外3公里以内石油储量丰富的海域收归政府所有。科尔·麦吉公司对路易斯安那的租用权受到了质疑,但是该公司的勘探工作人员并未因此而停止工作,他们在飓风季节依然坚持勘探。

  第一桶海底石油

  他们钻井的方法就像在陆地上一样:把许多钢管连接在一起,挂在起重机上,钢管的前端是一个大金属钻头,专门用来穿透不同硬度的岩石。当钻探人员在比较坚硬的岩层打孔时,如果就钻头磨损了,那么所有的设备都提起来,这样才能换上新钻头。因此,在海上的工作是十分单调的,频繁的把一根管子接到另一根管子上。钻探平台上,像塔一样高的起重机通过绳索把长长的管子向上拖起,一组工人把新的管子接上去,使连接后的管子长度能够到达海底。码头工人们要提前把新管子运送到指定位置。这些码头工人的工资十分微薄。

  钻探工作队里都会有一位经验丰富的钻井液工程师,他主要负责估测钻探管子里浓稠的清洁剂的流度。这项工作至关重要,就好像人体通过血液循环来运送氧气一样。钻井液通过管子流向钻头,再在钻孔、管子间回流出来。钻井液既可以清洁钻头,又能给它降温,还能把已经钻成粉末的岩石碎末和石油运送到水面上来。而且,钻井液还把海底下的信息带到地面,钻井液里含有什么物质、不含什么都要仔细的监控、分析。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