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八路军总司令部根据抗战以来的经验教训,为使全军俘虏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于当年7月7日发布命令指出:“中国军队系与日本军阀财阀及地主作战,而日本士兵并非我军之真正敌人。日本士兵大部分与我等相同,系日本统治阶级压榨下劳苦人民之子弟。彼等多在日本军阀欺骗与强迫下而与我军接触,因此:一、日本士兵被俘或自动来者,绝对不准伤害或侮辱。其所携物品,除军事上必要者外,一律不得没收或毁坏。并须以弟兄待遇彼等。我军如有指战员违犯此命令者处罚之。二、对负伤或患病之日本士兵,须特别注意给以治疗。三、愿回国或归队之日本士兵,尽可能予以方便使其安全到达目的地。四、愿在中国或中国军队工作之日本士兵,应予以适当工作,愿学习者应使其进适当学校。五、愿与家族或友人通信之日本士兵,应尽可能地予以方便。六、对战死或病死之日本士兵,应在适当地点埋葬,建立墓标,记其姓名、年龄、原籍、所属部队、等级、死亡状况,埋葬年月日及碑文等。”为确保俘虏政策的贯彻落实,毛泽东、朱德、王稼祥、谭政联署发出指示,具体规定了俘虏工作的纪律,要求全军切实贯彻执行,“如有违者,不论有意无意,均须执行处分,从警告禁闭直到送军事法庭”。
新四军成立后,除坚决贯彻毛泽东有关俘虏工作的指示和总政治部的规定外,新四军政治部还制定了《敌军工作纲要》等许多适合新四军的补充规定,使战俘政策更加完善。
对日军战俘的物质生活,我军也做了特殊优待。1941年9月,八路军总政治部专门发布了《关于日本俘虏优待办法的规定》,其要点是:伙食费标准比我军官兵增加一倍;年节、纪念日,进行会餐;粮食供应机关,应尽量拨一部分白面、大米;津贴费,每人每月5元;衣、被、鞋、袜应按需优先发给。当时,八路军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干部战士主要吃小米、黑豆等杂粮,有时没有粮食只得靠野菜充饥;而对日军战俘尽量供应大米、白面,并想方设法弄些鸡鱼猪肉。在一般情况下,每天两餐有大米、白面,有时还买些水果、白糖供给他们。就餐尽量照顾日本人的习惯,一人一份。八路军太岳军区部队在1942年抗战最艰难岁月,平时保证日军战俘每天吃一餐白面。彭德怀副总司令对日军洗澡的习惯很关照,要求各部队积极创造条件解决日军战俘的洗澡问题。绝大多数日军战俘对八路军生活上的照顾是满意的,有些战俘还多次要求取消特殊照顾,与八路军官兵同等对待。这说明八路军、新四军的优俘政策是深受日军战俘欢迎的。
与日本共产党共同创办延安日本工农学校
1941年5月15日,延安八路军大礼堂座无空席,主席台上悬挂着毛泽东的肖像和日本已故革命领袖片山潜的遗像,两旁挂满了延安各界送来的贺旗和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的题词。来自延安党政军的2000多人和许多日本人欢聚一堂,在这里共同庆祝日本工农学校首批学员的开学典礼。
大会在国际歌中开始,日军战俘、工农学校首批学员代表森健首先致词。他代表全体学员衷心感谢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对他们的不杀之恩,感谢对他们兄弟般的关怀和耐心教诲,使他们理解了战争的本质,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他代表全体日本学员宣誓:我们决心在日本工农学校里努力学习,绝不辜负各位同志的希望,我们要在学完规定课程之后,为早日结束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为在日本建立和平民主主义的人民政府而全力以赴。如有需要,我们决心随时与八路军肩并肩地与共同的敌人战斗到底。
接着,八路军总司令朱德讲了话。他说:日本人民和士兵现在多数还受着欺骗,但他们会觉悟过来的。他们和中国人民一样,只有一个敌人,就是日本帝国主义。他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在华北、华中,在中国各个战场上,在日本,都设有日本工农学校。
开学典礼在隆重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中共中央、八路军在延安创立日本工农学校的消息传出后,轰动了山城重庆,震动了国民党,同时也引起了同盟国的关注。他们认为,开办专门学校教育俘虏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创举,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办到。它不仅仅是教育改造日俘、使日俘获得新生的摇篮,更重要的是沟通中日两国人民感情的桥梁,是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一个重要举措。
延安日本工农学校是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创办的一所正规的政治学校,具体工作由八路军总政治部负责领导。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副主任谭政和敌工部长王学文等直接参与领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