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界人物>富豪故事>

亚马逊首席执行官贝索斯的权利崛起之路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6-03-27 13:52:51

  3月26日,电商巨头亚马逊首席执行官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已经推动其公司在各个消费领域快速发展,并且获得利润。如今,他又深入参与到媒体和太空探险中,将其影响力扩展到亚马逊之外。这些努力都促使贝索斯成长为更好的领导者。《财富》杂志近日揭示了贝索斯的权力崛起之路。

  在被伊朗以间谍罪判处18个月监禁后,《华盛顿邮报》记者杰森·里萨安(Jason Rezaian)于今年1月份获释出狱。他乘坐瑞士军机来到德国美军基地。不久后,《华盛顿邮报》老板贝索斯出现,亲自将他接回家。

  贝索斯称:“将某人送到充满敌意的环境中是《华盛顿邮报》不可推卸的使命,但是杰森及其家人的遭遇是完全不公平的。我认为能去接他回来是一种殊荣。我与他们在军方基地中共进晚餐,我问他想要去哪儿,无论哪里我都愿意送他。最后,我将他送到了基韦斯特。在入狱前,杰森与妻子刚刚结婚1年,那就像他们的第二个蜜月。”

  喜气洋洋的记者与老板共坐飞机后座上的照片立刻引发喧嚣。当被问及亲自接员工回国是否有其他用意时,贝索斯回答说:“那只是我应为杰森做的,我的动机非常简单。但是如果有人认为,那代表我们永不放弃任何人的理念,我会感到非常高兴。”

  谁会责怪贝索斯?亚马逊的市值已达2600亿美元,贝索斯的个人股票价值460亿美元。成长壮大并未阻止其继续发展,亚马逊去年的销售额增长了20%,高达1070亿美元,运营利润高达22亿美元,是2014年的12倍。2013年,贝索斯斥资2.5亿美元收购《华盛顿邮报》,这家曾被视为衰落的标志性媒体在贝索斯的新鲜创意中复兴。贝索斯自掏腰包创建的神秘火箭公司Blue Origin也取得重大成功,并承诺数年内将游客送入太空。

  贝索斯喜欢穿牛仔裤、格子衬衫,袖子卷到肘部,看起来心满意足。他标志性的笑声就像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的黑色翻领衬衫。贝索斯说:“我每天早上跳着舞进入办公室。”他有理由那样做。与过去20年间相比,贝索斯最近露面的次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

  贝索斯的公司正向国际扩张,出售各种各样的产品和服务。贝索斯本人也在进化,除了激烈竞争者和严厉监工外,他已经开始展示其他形象。利用《华盛顿邮报》,他已经登上民意领袖的宝座。在制定各个项目中,贝索斯也被视为有远见的领导者,以超越梦想的方式获得亚马逊诸多对手难以想象的利润。

  贝索斯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宣扬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和注重长期思考。然而在有必要时,随着亚马逊发展壮大,贝索斯开始纵容自己的折中主义和耗时的追求,他已经成为赋予他人权利的领导者。

  前微软高管、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在亚马逊董事会任职19年的帕蒂·斯通西弗(Patty Stonesifer)说:“贝索斯开始时就是一切的中心,他天生就是领导者,如今他已经成为领导者中的伟大领袖。”的确,贝索斯的进化预示着戏剧性的广泛反响:更少束缚的贝索斯可能在他所为之兴奋(他会去做的事情)和为之担忧的事情(他会毁掉的事情)之间引发等效效应。

  自从贝索斯成为《华盛顿邮报》老板后,总编马蒂·巴隆(Marty Baron)就开始与其讨论如何做出改变。2月份一个下午,在巴隆即将乘飞机前往洛杉矶参加奥斯卡颁奖典礼前数天。电影《聚焦》(Spotlight)赢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Spotlight是《波士顿环球报》一个板块和深度调查小组的名称,巴隆曾在那里担任编辑。

  巴隆解释说:“贝索斯担任首席编辑的贡献就是让我们认识到:我们所生活的互联网世界与印刷世界已经绝不相同。”举例来说,与《华盛顿邮报》从原创文章中获得的点击量相比,“聚合网站”的点击量反而更高,为此《华盛顿邮报》自己也开始采用“聚合”方式。

  贝索斯批准建立PostEverything网站,不需要领取报酬的专家可以在上面发表意见。《华盛顿邮报》的“人才网”是高度自动化网站,可以将其与800多名美国自由记者联系起来,后者可在数秒内在网上发表文章。巴隆将这个网络与亚马逊Mechanical Turk、TaskRabbit以及Uber等科技界创新相提并论。

  贝索斯相信,《华盛顿邮报》可以增加他的财富。他说:“如果邮报是经济上乱七八糟的咸鱼公司,我不会买下它。”贝索斯提及自己10岁时,曾躺在爷爷家的地板上,看着“水门事件”听证会。当然,《华盛顿邮报》因为覆盖报道这起政治丑闻而声名鹊起。贝索斯说:“我们需要拥有充足的资源、培训和专业技能的机构发现新闻,比如我们选择谁当总统非常重要,我们需要仔细审视他们,努力地更好了解他们。”

  《华盛顿邮报》前任东家唐·格雷厄姆(Don Graham)已经认识了贝索斯15年,他通过中间人接近贝索斯,并称贝索斯可以确保财政安全,并提供互联网经验。贝索斯说:“这是我大规模参与的首家公司,我没有亲手参与它的创建。我也没有尽职尽责地参加谈判,我只是接受了格雷厄姆提出的报价。”

  通过网站流量增长和新创意数量两个标准来衡量,可以确定《华盛顿邮报》在贝索斯带领下恢复昔日荣光。邮报网站月访问量已经从2013年10月份的3050万次增长到2月份的7340万次,这是大力开发产品的结果。

  贝索斯并未在《华盛顿邮报》的运营中担任角色,但他保持密切关注。每周他都会通过电话与新闻团队的高管们举行会议,包括巴隆和《华盛顿邮报》出版商、艾布里顿通信公司前总裁弗莱德·赖安(Fred Ryan)等。每年,这个团队都会2次前往西雅图,与贝索斯共进晚餐和举行现场会议。

  在买下《华盛顿邮报》时,有人推测贝索斯可能想要控制编辑产品。贝索斯说,他对此不感兴趣,巴隆也证实贝索斯不干涉报道。可是,贝索斯关注网页加载时间、订阅易化等问题,贝索斯称它们为“客户痴迷”问题。《华盛顿邮报》首席产品和技术官沙雷斯·普拉卡什(Shailesh Prakash)说,在他的领域,贝索斯绝对“一言九鼎”。举例来说,贝索斯曾鼓励普拉卡什的团队研发出版物收集工具Arc,即使已经有现场的产品可用。他告诉普拉卡什,亚马逊可以使用IBM的软件作为开始,然而必须研发自己的软件,Amazon Web Services就是成功的典范。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