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民调领先,不如就四平八稳“扛”到投票日。辩论能躲就躲,以免政策因经不起仔细推敲当场破功,让选情生变。实在躲不了,就去咱的“三立保护伞”下辩,至少有望全身而退……站在蔡英文自己的立场上,如若抱定这样的政治算计本也正常。平心而论,让蔡主席勉为其难,投身一场直面是非曲直的政策大比拼,确也有其自身难处。我们只要略微查阅一下蔡主席此次参选的几大“政见”便可见一斑。
据台媒报道,马英九、朱立伦日前谈及蔡英文的住宅政策时均质疑,民进党提出要盖20万户社会住宅,其中12万至14万户是新建住宅,但土地和资金不知从哪里来。马英九帮蔡英文算了笔账:如果每户以500万元(新台币,下同)成本计算,12万至14万户社会住宅所需经费高达6千亿至8千亿元,土地取得困难,尤其是钱从哪里来?
朱立伦与多位美国高官会面
在青年政策方面,12月6日由全台近40所大学院校主办的“2016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青年对谈”登场,国民党朱立伦和亲民党宋楚瑜都来了,唯独蔡英文缺席,只派了副手陈建仁“代打”。理由是蔡英文有“既定行程”,不方便改。面对蔡英文口中关心青年,实则“不甩”青年的傲慢,朱立伦9日迅捷提出明确青年加薪政策,保证月薪不低于4万,将民进党“新瓶装旧酒”的老旧政策远远甩在身后。
民进党的能源政策多少有那么点奇葩,坚定不疑高举“反核能”大旗的同时,却说不出用什么能源替代,让马英九有点哭笑不得,几度直言“没有电的时候,哭都哭不出来。”
《华盛顿时报》发表朱立伦署名文章截图,标题为《两岸和平处于险境》
至于蔡英文口中翻来覆去,永远就只有那一句“维持现状”的所谓两岸政策,以及不断杯葛两岸经贸协议,却巴望能“前进东盟”的经济政策,岛内的质疑声从未停止。
如此“五大皆空”的“空心菜”政策,你让蔡主席怎么辩?以蔡英文的利益考量而言,挟领先民调以“不辩”应万变,拖到选举之日实为上策。
自蔡英文参选以来,很多人说她是“躺着选”,其实或许不然。面对辩论要求如此百般闪躲,哪有“躺着选”的轻松惬意?面对蔡英文炒地皮的质疑,马上翻炒蓝营旧账转移视线,又有几分“躺着选”的从容不迫?与其说蔡英文是在“躺着选”,倒不如说是“躲着选”。无论如何,蔡主席是否也该想想,天底下没有什么重大议题,是靠“躲”就能真真正正“躲”过去的。攸关社会建设的发展议题是如此,攸关人民福祉的两岸问题恐怕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