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公开刊物《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中,外界大致可以了解中国“应急空间飞行器”的发展情况。“应急空间飞行器”是一类快速集成、快速入轨、具有星箭一体化特点的新概念飞行器。常规空间飞行器通常是研制1颗、生产1颗、发射1颗,而“应急空间飞行器”的特点决定了它与导弹武器一样,批量生产,长期贮备,一次性使用。
卫星升空
有军事爱好者猜测,“快舟”飞行器的尺寸介于东风-21和东风-31导弹之间,生产出厂时就是星箭组合体,外观类似导弹,由大型导弹运载车辆装载运输,装备于解放军导弹部队,在发生战争或自然灾害时,能够在任何地方快速发射入轨。“快舟”大量采用成熟技术,成本低廉,能像中程导弹一样大量部署,可执行侦察或通讯任务。
从海湾战争到阿富汗战争的近几次现代化战争中,美国军用卫星均大显身手,对迅速取得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太空系统将面临从防御敌方攻击到应对迅速变化的技术和支援需求等各种挑战。由于卫星自身的脆弱性以及缺乏反应能力,使其无法应对未来的挑战,从卫星在现代战争中无可替代的作用来看,如何保证卫星在太空中安全稳定运行与如何提高卫星技术水平同等重要。也就是说,如果一方的反卫星技术先进,一旦发生“太空战”,对另一方的卫星及通讯指挥系统将具有极大的威胁。
情报卫星
如果说掌握反卫星技术是矛,研发空间应急飞行器就是盾。目前,美俄等世界主要军事强国都在大力推行太空军事化,加快部署各自的航天系统。同时,这些国家也都意识到,未来战争中,通过攻击和控制敌方太空系统的各种设施,使其无法发挥作战效能将是致胜关键。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快舟”存在的意义,绝不仅仅只停留在技术层面上。可以想象,一旦“快舟”投入应用并大量部署,它国的反卫星武器的威力将明显下降。而美国媒体不无担忧的称到:“这种一体化火箭是中国太空战准备的一个组成部分,未来,美国打下一颗中国卫星,中国可以通过快舟在1天甚至数小时内迅速补射一颗,作用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