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频繁的“枪击案”面前,美国的社会组织也有着许多不同的声音,以“步枪协会”的宣言为代表:步枪不杀人,杀人的是人。该协会认为安全社会就是每个人都持有一支枪。而“布雷迪防止枪支暴力运动”则认为,持枪的宽松环境正是每年导致几乎10万美国人被枪击甚至丧命的原因。这其中包括丹佛影院的无辜观众,也包括威斯康星州的罹难者。
枪支就像牛奶一样随意挑选
正在街头执法的美国警察
因为枪支的生产及管制牵涉巨大经济利益,是否支持持枪也成为每一个政坛人物需要面对的课题。美国的枪支管制,关乎公民权利、政府权力、利益集团、公共秩序维护之间的博弈,这是个“美国式矛盾”,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
本期的故事从丹佛枪击案开始,但无论是美国的枪支政策、还是武器工厂的收益,或者是美国电影里的暴力文化,似乎都指向了同一个路口:美国禁枪,绝无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