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衡中国并非易事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1日第二届印度—太平洋岛国论坛举行之前,有消息称,鉴于去年第一届印度—太平洋岛国论坛取得不错的成果,莫迪希望以后每年能举行该论坛借以加强与太平洋国家之间的关系。需要指出的是,通过发展与太平洋岛国之间的关系从而来达到制衡中国的目的,这对印度而言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印度海军孟买号驱逐舰
首先,印度对太平洋岛国的援助力度远不及中国。印度政策研究所2014年的一份统计报告显示,在2005年至2012年期间,印度为太平洋岛国提供的发展援助信贷额度为5000多万美元,资金援助则为1100多万美元。
印度总理莫迪去年在第一届印度—太平洋岛国论坛上承诺,印度今后为每个太平洋岛国所需的项目援助将由原先每年12.5万美元增加至每年20万美元,同时还将帮助太平洋岛国在新德里成立一个贸易办公室以增进双边贸易往来。
而在本月21日举行的第二届印度—太平洋岛国论坛上,莫迪虽然在论坛发言中提到了援助和贸易对于发展双边关系的重要性,但却并没有对太平洋岛国作出新的援助和贸易承诺。
与印度相比,中国在援助和贸易方面则要对太平洋岛国“慷慨”的多。2006年,中国在第一届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合作发展论坛上就承诺向该地区的邦交国家提供近5亿美元的贷款。在2013年第二届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合作发展论坛上,中国再次宣布对该地区的邦交国家提供10亿美元的贷款。
印度海军双航母编队航行
去年12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斐济展开了国事访问并同太平洋岛国领导人举行了会晤。习近平承诺,中国对发展同太平洋岛国关系的重视只会加强、不会削弱,投入只会增加、不会减少。他还表示,将为最不发达国家97%税目的输华商品提供零关税待遇。
今年3月,澳大利亚着名研究机构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2006年至2013年期间,中国对太平洋岛国的援助金额达到了10.6亿美元。其中,中国向斐济提供了总值3.33亿美元的援助,这一数字超过了澳大利亚(2.52亿美元),也差不多是日本(1.17亿美元)的3倍。而在萨摩亚和汤加,中国的援助资金总和仅比澳大利亚低。
从上述对比中不难看出,印度在太平洋岛国上的投入远远比不上中国。
其次,印度与太平洋岛国之间的政治联系也比不上中国。在14个太平洋岛国中,印度只在斐济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设立了外交代表机构。在斐济设立外交机构的原因是因为该国有大量的印度裔移民,而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设立外交机构则是出于矿产贸易等需求。
与印度在太平洋岛国只有两处外交机构不同,中国在密克罗尼西亚、瓦努阿图、巴布亚新几内亚、萨摩亚、斐济、汤加均设有大使馆。在与太平洋岛国加强政治联系这方面,中国显然要比印度有优势。
再次,从太平洋岛国角度来看,它们也并不愿意成为中印相互竞争的棋子。相反,太平洋岛国更愿意在域外大国之间左右逢源,以获得实质性的援助以及投资利益。
今年5月,太平洋岛国领导人参加了第七届日本—太平洋岛国论坛。在此次论坛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就表示未来3年将向太平洋岛国提供大约4.53亿美元的援助。从中也可看出,太平洋岛国在域外大国之间进行穿梭外交,更多是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因此,印度希望加强同太平洋岛国关系从而达到制衡中国的目的未必能如愿。
印度希望太平洋岛国支持“入常”
即便如此,对于印度加强与太平洋岛国关系的用心依然有许多令人不能忽视的地方。尤其是此次举行的第二届印度—太平洋岛国论坛时机非常微妙。今年是联合国成立70周年,下个月将举行第70届联合国大会,有关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和扩容的议题也将在此次大会上予以讨论,印度希望借举办第二届印度—太平洋岛国论坛之机寻求太平洋岛国对其“入常”的支持。
“印度与太平洋岛国的接触非常重要,这对印度在国际组织中获得支持非常有帮助。”印度防务分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拉吉夫·纳扬(Rajiv Nayan)在接受新加坡《海峡时报》采访时说。
长期以来,印度一直谋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要想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就必须要获得其他国家的投票支持。
目前,在14个太平洋岛国之中,有12个国家具有在联合国大会上进行投票的权利。虽然这些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力,但鉴于“一国一票”的国际惯例,这些国家也往往成为联合国的重要“票仓”。为此,印度总理莫迪21日在论坛发言上就表达了希望太平洋岛国能支持印度“入常”的愿望。而据印度《德干先驱报》的报道,其中已经有10个太平洋岛国表示将支持印度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