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最后关头,歧见终于全都爆发,只好破局。
总的来说,TPP其实是个一开始就错误的安排。美国如有意对跨太平洋地区进行贸易安排,那就应循序渐进,培养相互合作的气氛和习惯,然后才逐步扩大,但美国却是一开始就提出了“跨太平洋伙伴协议”的大帽子,希望凭着它的大国地位,一次就把政治目标和经贸目标立即到位,美国急功好利的做法当然使得它里里外外都无法摆平。
TPP一开始就注定了破局的下场,除了结构问题外,我们还可以就美国内部因素而论。共和党一向主张开放,因此共和党总统参选人都支持TPP。但民主党则颇为分歧,因为TPP可能会使产业外移,恶化工人就业和薪资,而工人阶级乃是民主党的基本群众。
虽然美国总统奥巴马为了政治目的而硬推TPP,民主党内反对声浪甚大。
TPP各成员国领导人合影
奥巴马的TPP因而对美国产业的保护也相当用力,充份暴露了他的两面讨好手法,这也是各国对TPP颇为怀疑的主因。
其次,各国都有一些不能让渡的核心利益。日本有它的精致农业必须保护,不能开放,因此以前日本不愿支持TPP,美国为了软化日本,遂于稍早前以美日军事同盟为条件,用军事换经济,日本才改而支持。但日本有东西可交换,其他国家则无法交换,于是美国无法摆平各国。
由TPP谈判的过程,可见加拿大为了保护畜牧酪农利益,拒绝让步,而且十月份加国即将大选,压力更大,这是谈判破局的主因之一。另外,美国为了扩大它的制药工业和软件产业,要将专利着作权延长,这对开发中国家极不利。美国只想图利自己,也是各国反对的主因。
日本民众反对美国主导的TPP
随着美国大选的展开,TPP已成了美国民主党棘手的问题,像该党总统参选人希拉里就拒绝对TPP表态支持。当民主党内部不支持,国际上也摆不平,看情况,美国即使想要重启谈判,也要到大选之后,那是下一任总统的事。
奥巴马任内高唱“重返亚洲”,但TPP谈判破局,他重返亚洲的策略等于宣告遭遇大挫败。根据世界惯例,当世界景气好时,各国才会放松立场,进行贸易谈判才比较容易;但在可见的未来,世界经济不会太好,TPP要重启谈判,反对的阻力只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