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网站8月10日刊登《中国和日本:在东中国海资源问题上摊牌?》一文,作者为尼古拉斯·塞切尼。
文章称,2015年7月22日,日本政府公布中国在东中国海建设海上钻井平台的若干照片和一张地图,并发布声明呼吁中国停止日本认为违背一项关于共同勘探自然资源的双边协议、单方面进行资源开发的活动。在日本外务省发布声明前,日本政府发布新《防卫白皮书》概要,谴责中国的建设活动。
防卫大臣中谷元还声称,这些平台可能用于部署雷达或起降在东中国海进行空中巡逻的飞机。中国外交部将日本的要求斥为毫无根据,并宣称在东中国海的油气开发活动“完全正当、合理、合法”。两国政府均提出要通过对话处理这一问题,但这一争端象征着令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的前景具有不确定性的日中紧张关系。
中国东海春晓油田
文章称,2008年5月,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签署一项联合声明,其中关于经济合作的内容表明,双方都决心让东中国海成为“和平、合作、友好之海”。一个月后,时任外务大臣的高村正彦宣布,两国就共同开发东中国海自然资源达成初步协议,而两国专属经济区划界等细节问题则留待以后的双边谈判解决。
中日两国主张的专属经济区
高村正彦特别表示,两国将“在东中国海北部和中间线中国一侧即白桦(油气田)进行共同开发”,还有,日本公司将参与中国已经开始开发地区的开发活动。
2010年,两国就签署相关协议进行了磋商,但此后,磋商中断,这显然要归咎于两国对尖阁诸岛(即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土主权声索引起的紧张关系。
未就专属经济区划界——中国不承认日本所划的“中间线”——以及共同开发的细节达成协议可能令双边关系进一步复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