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以及将来西太安全局面的中美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变化莫测的险恶战略环境有可能在一个瞬间被“定向激化”而使得中国成为国际政治大环境、乃至南海周边小环境共同围攻的对象,所以南海既然已被炒成全球安全热点之一,那么中国的斗争手法必然会有局部微调,战略是动态的,它不会一成不变的。
相关链接:何谓“新型大国关系”?按照中方的说法,它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按照美方的说法,它是对“崛起国与守成国必然冲突”这一历史魔咒的打破,是以“新答案”解决“老问题”。中国的崛起是历史的必然
尽管双方并未使用相同的概念,两国学术界尚未对其进行系统的理论阐释,双方对其理解和期待也不尽相同,但双方业内已存在的基本共识在于:21世纪的中美关系必须避免大国对抗和零和博弈的历史覆辙,切实走出一条新路。
2011年1月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中美两国元首就建立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达成共识;2012年2月,习近平副主席访美期间,就如何落实两国元首共识,进一步提出要构建“前无古人,但后启来者”的新型大国关系倡议。
美国必须正视和中国的关系
紧接着,希拉里·克林顿在美国和平研究所、美国海军学院先后发表两次重要讲话,同样提到“中国不是苏联”、“中美不应走向冷战”,中美要建立一种“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最佳平衡”的大国关系,“而这是没有先例可循的”。
奥巴马总统也多次表示,中国的崛起有利于美国,正如美国的繁荣有利于中国。中美两国高层不约而同地意识到,在当前时代,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破解历史上后兴大国与守成大国走向冲突这一难题的唯一选择。这是两国在全面总结40年关系正常化历史、冷静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局势后得出的重要结论。2012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双方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作为主题,这一概念被高调推出。此后,中美第三轮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墨西哥二十国集团会议期间的“胡奥会”以及东盟地区论坛系列会议上的中美两国外长会谈,均把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作为重要内容。凡此不仅彰显了中方的积极政治意愿,也体现了中美双方的默契与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