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的剧烈下调受到广泛关注,并已经对国际经济、政治形势产生了诸多影响。不知在喜迎油价下调之余,大家有没有看清这轮油价下跌的来龙去脉?地球村的各位乡亲们又有哪家欢喜哪家愁?这会不会是一盘大棋中的歹毒一手?
本文将带大家从本轮油价下调的原因出发,尝试一探这次油价戏剧性暴跌的究竟。石油供应减产和美国产量增加
成因:供需矛盾较大 政治压力明显
我们可以从供应、需求、政治压力三方面逐个分析本轮油价下调的原因:
鹿特丹油品价格
1.“美国历史上的最大增产”
(1)美国页岩油的稳定增产
《BP2014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显示, 2013年,借助页岩油气革命的东风,美国原油产量增量达到日均110多万桶,这也是年日均增量连续第二年超过100万桶/日。同时这一数字打破了前一年记录,第二次实现“美国历史上的最大增产”。
美国政府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9月美国原油产量约为880万桶/日,比去年此时高出约100万桶/日。综合各方面的预测来看,美国今年页岩气产量很可能突破500万/桶每天,并长时间稳定在此值左右。同期数字显示沙特阿拉伯产量为960万桶/日,整个欧佩克的产量在3000万桶/日左右。在今年年中,奥巴马政府通过一系列巧妙的行政措施,在事实上突破了美国1974年以来的原油出口禁令。已经涌向国际市场的页岩油正在不断充实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