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发布消息称,美国海军濒海战斗舰“沃斯堡”号11日驶近南威岛,中国海军054A护卫舰紧密监视。濒海战斗舰一度被宣称为“遏华神器”,那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厉害不厉害?和护卫舰是不是一回事儿?
美军海军部长雷·马伯斯今年年初宣布,会把近年来争议不断的濒海战斗舰改名为护卫舰。升级后的濒海战斗舰肯定会改名,也有可能所有濒海战斗舰都会改名。
这一名字炫酷,外形更奇特的新型军舰问世后,一度被认为是美军对反进入(anti-access)和区域阻遏(area-denial)战略(统称AA/AD)给出的答案,尤其在美军加强亚太存在的大背景下,更曾被吹嘘为“遏华神器”,从2013年起轮驻新加坡。这样一个面向未来的“品牌”还没用几年就改名,莫非因为它是吹出来的“牛皮”?
美国海军第二艘濒海战斗舰
濒海战斗舰,英语是Littoral Combat Ship,缩写为LCS,是美国海军为取代佩里级护卫舰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进行的SC-21水面战斗舰艇计划的一部分,据称是美国舰艇转型的一种体现。
对为何改名,马伯斯的解释轻轻一笔带过,“既然它看着像护卫舰,那为什么不就叫护卫舰呢?它还是它,只是用了一个更适合、更传统的名字。”
概念玩过火实力跟不上
马伯斯的说法可谓轻拿轻放。但实际上,从一开始,濒海战斗舰就有概念玩过火、实力跟不上的隐忧。
明显是美国海军牛皮吹大了
这种战舰的设计初衷是小型化、低成本和多功能。来看看它能够执行的那一大波任务:濒海反水面作战、濒海水雷对抗作战、濒海反潜作战、情报搜集、监视和侦察、本土防卫和海上拦截、特种作战支持、人员物资输送。
按照预想,美军会先派遣这种军舰在对手近海附近游弋,利用侦察模块搜集情报。当危机情况出现后,濒海战斗舰会立刻回到附近的美军或友军基地,迅速换装任务模块,并派出大队这种战舰,为美军航空母舰战斗群靠近攻击目标实现兵力和火力投送当前导。
在亚太地区,中国的近海防御思路正是反进入和区域阻遏。濒海战斗舰因此被吹嘘为“遏华神器”。但理想总是很丰满,现实往往很骨感。美国媒体称,濒海战斗舰的功能转换几天内根本完成不了,可能需要数周。美国国防部去年也宣布,将原定的52艘采购计划压缩到32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