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普京邀请外国领导人到莫斯科共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相关活动,阅兵是重头戏。其实阅兵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因为阅兵的看点除了在红场上隆隆而过的坦克和战车之外,还应该把关注点放在列宁墓上的主席台。这些手里操控着各国命运的领导人们,如何互动,如何颦笑,皆成文章。
既然是阅兵,当然阅兵现场是最大看点。笔者梳理发现,从苏联时代就留下了阅兵的传统,不仅有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日”阅兵,还有五一国际劳动节阅兵,十月革命胜利日阅兵等等。即使苏联垮台后,俄罗斯的阅兵也要比其他国家次数多。阅兵似乎成了俄罗斯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彰显该国强大和团结的强心剂。
阅兵式通常分以下几个内容,一是军人和军队战斗力的展示,包括各个仪仗队、海陆空各式武器等。这是阅兵式的主体;二是老兵队伍,以此展现历史感和凝聚力;三是群众游行,主要体现的是全民欢庆的气氛。由于本次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不只是俄罗斯单方面的阅兵式,而是包括中国等众多参与二战国家在内的“集体亮相”。所以不同国家的军容军貌如何、阅兵式上如何协作、老兵方阵如何互动等都是看点。
俄罗斯举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此外从苏联至今,几乎每次胜利日阅兵俄罗斯官方都会推出新型武器,以此展现该国军事大国地位。本次阅兵式会不会也有让军事观察家眼前一亮的新武器出现,值得留意观察。俄罗斯方面正在为阅兵排练,但是在网络发达的今天,眼尖的军迷已经猜出阅兵式可能出现的新家伙。有网友分析,参加彩排的装备包括T-14“阿玛塔”主战坦克、“回旋镖”轮式步战车、S-400防空导弹等俄军新一代武器装备。不过这些装备都盖着篷布,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谜底确实要在阅兵式当天完全揭开。
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现在俄罗斯阅兵
除了红场的阅兵现场之外,看台上领导人之间的互动也可以成为观察国际关系的重要指标。根据目前俄罗斯官方的说法,到莫斯科参加阅兵式庆典的外国领导人来自18个国家。但笔者梳理发现,这些国家要么是根本没有直接参与过二战,比如南非、委内瑞拉;要么是二战爆发时还根本没有建国,比如印度、巴勒斯坦。其他国家诸如越南、塔吉克斯坦等,并不是国际社会的主要行为体,他们来莫斯科参加阅兵式庆典,更大的意义是给普京“撑场面”。很明显阅兵式上最受瞩目的外国领导人无疑是习近平。所以看点几乎就在习近平与普京的互动上。习近平是俄罗斯的常客。在这里,创下了很多个“第一次”。比如当选国家主席后首次访问他就来到了莫斯科;普京也成了他过去2年来晤面次数最多的外国元首。让俄罗斯人印象更加深刻的是去年4月,因乌克兰问题西方对俄罗斯进行集体制裁,纷纷取消参加索契冬奥会开幕式的计划,而习近平专程赶往索契,创下了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赴外参加奥运会开幕式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