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6(代号:H-6,英文:Xian H-6 Strategic Bomber)中型轰炸机,是中航工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参照前苏联中型喷气轰炸机图-16研制。图-16采用两台涡轮喷气发动机,翼型后掠。
1959年中国开始仿制图-16,后一度终止,1964年3月恢复研制。第一架原型机于1966年10月完成,用于静力试验。1968年12月24日,采用国产涡喷-8发动机的轰-6首飞成功,1969年批量投产。
中国轰-6轰炸机
轰-6主要担任战术战略轰炸、侦察、反舰、巡逻监视等多种任务。该机是中国空军战略轰炸力量的核心,并不断对动力、航电及机载武器进行改进和发展多种特种平台,预计将服役至2020年左右。
轰-6已有十余种改型,其中最新改型轰-6K/G可以发射空地远程巡航导弹,大大提高了战略打击能力。
中国歼轰-7
中国:歼轰-7 歼轰-7,又名飞豹战斗机,对外名称FBC-1(JH-7),北约代号“比目鱼(Flounder)”,是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自行设计研制的中型战斗轰炸机。
由中国西安飞机制造集团与603研究所合作设计制造的一款战斗轰炸机,其主要设计用以进行战役纵深攻击以及海上和地面目标攻击,可进行超音速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