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社会万象>社会追踪>

中国经济发展迅猛 欧美惊叹中国模式很强大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5-05 19:06:58

  近年来,中国国力发展迅速,经济实力稳中有升,国际形象开始重塑,中国外交也一改被动作风,新战略更为积极进取有所作为。崛起的中国在聚焦全世界目光的同时也引发的国际社会的争议。那么,国际社会对中国有哪些误解?

  中国崛起是21世纪的国际政治现实。这是一个让欧美难以理解且不愿接受的现实,因为中国的崛起有着诸多“居然”:

  中国居然能把资本主义活力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融为一体;2025年前后,并非最发达经济体的中国居然会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中国居然能在西方认为“非正统”的道路上另辟蹊径,避开西方霸权。

中国经济逐渐转向更可持续的未来

  中国居然能把多元民主、分权制衡、自由选举等欧美奉为圭臬的原则淡化,推行自己独特的政治体制;中国居然能包容矛盾、调和阴阳,既保持中央集权又激发地方活力,在贫富差距和地区差距严重、分配不公、腐败嚣张、生态恶化的情况下保持稳定和发展。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施蒂格利茨指出,中国已坐上世界经济头把交椅,依据是世界银行等机构发布的统计报告,按照购买力评价法,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应在2014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他认为,随着中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体”,新的全球政治经济秩序正在形成。

  欧美习惯站在民主、人权的制高点俯视中国,其结果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欧美看来,多元民主不仅是至上的政治伦理,也是发展进步的前提条件。

  然而,欧盟、印度、拉美和非洲的负面经验不仅使这一理念大大丧失了说服力,还从反面证明这一理念在实践中很难行得通。

  中国的崛起为欧美认识民主与发展的关系提供了新视角,即不能简单地认为对民主的态度非黑即白,而应综合考虑历史、人类学、发展阶段等诸多因素。

  欧美有必要承认中国特定的历史和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政治运作中发挥的作用。唯有如此,才能够正确处理在民主、发展等观念上同中国的分歧。谨慎务实、互相尊重和坦诚对话才是目前居主导地位的欧美和崛起的中国相互接纳、开展合作的前提。

  中国的崛起打破了欧美在世界经济中的特权和国际政治中的主导地位,冲淡了欧美成熟社会模式的示范效果。面对中国崛起,欧洲至少应该认识到:由于人口减少,加上近一轮金融危机雪上加霜,欧洲可能会迎来相对的经济和战略衰落。

  中国这个全球购买力最大的经济体,正从过去那种由信贷助推、投资拉动增长模式转向更可持续的未来。突显出地缘政治实力重心正在以经济方式向东方转移。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