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2015年度博鳌亚洲论坛上,尽管大部分关注点集中在中国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其他宏大倡议,但北京还是在论坛间隙举行仪式正式启动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年。
据日本媒体4月1日报道,中国领导人2014年曾反复提议使2015年成为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年。
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东盟和中国谈论如何促进海上合作至今已有一段时日,北京于2011年就成立了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基金。但2015年定将成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将凸显双方在该领域合作,并将其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联系起来。报道称,北京曾通过此举希望将人们的注意力从南中国海冲突转移至普惠各方的更具合作性的成果。
博鳌论坛讨论中国东盟海洋合作
北京认为上述冲突仅是提出主权要求的东盟四国——文莱、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或其他一些利益相关方的关切。聚焦融资项目也将使北京能够以共赢合作理念拉拢一些东盟国家。并非所有东盟国家都需认同这一点——让东盟这一集团在南中国海问题本身及推动问题解决方式上都保持分歧就可以了。
那么这究竟如何实现呢?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本周末在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年启动仪式上发表讲话时概述了可能涉及的各方事宜。杨洁篪说,从广义上讲,中国与东盟将在海洋经济、海上联通、科研环保、海上安全、海上人文交流等领域展开合作。
中国东盟海洋合作年将开启
这些领域与中国在此前表态中所提到的大同小异,也与东盟国家与中国于2002年达成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提出的合作措施相一致。这并非巧合,而是反映出中国大体倾向于推动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相比而言,东盟国家曾表示愿意早日达成《行为准则》。报道认为,对北京而言,重要的是被人们视为正在推进与落实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相关的项目,因而它便可以称正在南中国海问题上取得进展,即便这种进展并非某些东盟国家希望看到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