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可能的艺术
就拿操作概念来说,“岛链防卫”措施遇到了阻碍。其中最突出的是财政问题和地缘政治问题:预期费用与第一岛链沿岸国家合作的意愿。但是不管新政策需要多少财政支出,美国国防圈子都渐渐意识到,目前削减国防部的预算不足以应付越来越严峻的安全形势。近期,两党联立的美国国防专家小组和国防小组委员会提出,奥巴马政府和国会将国防开支恢复到2012财政年度国防部初始的预算水平。若采纳这项提议,将在未来十年里实质上加强了国防部的能力资源。国防部提出,“岛链防卫”还能产生西太平洋以外的未来效益。例如,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所谓“空地一体战”概念,不仅在中欧成功施行,也有助于阻止华约对北约的袭击。同样地,国防部能够运用与“岛链防卫”相关的军事能力以防卫其他重要地区,包括波斯湾及波罗的海海域附近的盟友和伙伴国。
空地一体战
如果国防部不能保证预算增长,它仍可以做些改变,使国防部整体的措施安排与当前的安全环境更加匹配。只举一个例子,国防部仍可专项拨款,将相当数量的地面部队用于保卫南韩,以抵御来自朝鲜的袭击。不可能发动大规模入侵;平壤发射核导弹袭击实则更具威胁性。无论如何,南韩的人口是敌国的两倍,且人均收入是朝鲜的15倍。首尔有能力也应该背负本国国防的大部分重担。
即使有恰当的对策,处理地区盟友和伙伴国的问题毋庸置疑将证明是具有挑战性的。根据不同国家的国防实力,美国地面部队要扮演不同的角色。由于日本具有强大的军事能力,即使没有美国的强力支持,它仍保有地面防御能力。相反,美国地面部队则要在菲律宾扮演重要角色。而台湾,由于未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行动上则近乎得不到美国的支持。
岛链防守体系
这几个国家(地区)已经表明,他们对“岛链防守”所需求的稳健的防御能力十分重视,尤其是日本和越南。第一岛链之外的其他国家,像澳大利亚和新加坡,也表示愿意提供基本的、后勤方面的支持。但是正如当年北约耗费远远超过十年的时间才建立起针对华沙的常规威慑,那么美国和盟友国也不能在一夜之间建立起“群岛防御”。随着时间的流逝,对这一政策的支持承诺将会有利于容许华盛顿和它的伙伴分担防守任务的成本。同时,考虑到该地区不间断的军事竞争,美国及第一岛链周边的盟友国家必须做出持久的努力来维护地区的稳定和繁荣。当然,比起北约应对莫斯科的民族解放战争和核能力引起的战争威胁,用“岛链防卫”来遏制中国扩张并不是一剂更好的灵丹妙药。但是,为求抗衡中国修正主义野心,这样的措施安排是必要而持久的首要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