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人在北京的家是位于顶层的两层复式楼,俯瞰着一汪湖水,这是考斯-瑞德的第二套房。2001年,他收到了一笔15万元人民币的支票,买了第一套房。这是他当时赚过的最大一笔钱。他的妻子——“一个传统的北京姑娘”,说服他去投资:当年他们仅用了30万元人民币就买了一套公寓。自那以来,北京的楼市已大幅上涨。
现在的北京与考斯-瑞德在上世纪90年代末刚开始到这里的样子相距甚远。那时,他住的公寓马路对面“只有土豆田,一直延伸至邻近的城市”。作为娱乐活动,他曾去一家名为“The Freezer”的夜店,还有另外一家绰号为“Nightmare”的高人气的迪斯科舞厅。如今,“建筑更高,街道更宽,汽车更炫,但人还是一样,”他称,“感觉就像是这座巨大的城市在人们周围逐渐成长,总是不断地给人们带来意外。”电影业也发生了转变。早些年,“很难找到优秀的电影***像师、好导演、出色的艺术总监、出色的道具师”。不过,不断壮大的观众群体吸引了好莱坞的注意,后者迫不及待地加入中国宏大的电影浪潮(试图吸引数以百万计的观影者)。“财富在哪,人才就在哪。所以,中国影片和电影也越来越好看,制作日益精良,也更加专业。”
电影业也发生了转变
然而,电影审查仍很普遍。正因如此,考斯-瑞德更喜欢演网络剧,尺度更自由,而且观众群体比电视剧更年轻、时尚。在去年初面世的风格类似于《欲望都市》的网络剧《蕾女心经》(The Intimate Diary of Little Miss Lightning)中,他出演一个双性恋时尚设计师。剧中包含性爱场景,这在受到严格管控的官方电视台是闻所未闻的。
不过,更难的是打破“白人男子”角色的框框。2005年,考斯-瑞德在一部讲述中国警察前往美国的电视剧《无国界行动》中出演一个角色。在美国实地拍***的一个场景中,一名谈吐得体的英国演员饰演一个黑人毒贩。考斯-瑞德记得当时导演用中文吼道“停、停、停”,并告诉考斯-瑞德:“跟那个演员说,他得更像黑人!”这位导演想要刻画的是漫画式的、“贫民窟”样的非裔美国人文化。
电影拍***现场
这种刻板印象是因为编剧很少接触真正的外国人,“所以他们臆想了很多外国人会做的事,”考斯-瑞德称,“剧情让角色做一些愚蠢和荒谬的事情。”
这一点正在慢慢改变。考斯-瑞德仍然经常出演公式化的角色,但近年他饰演了一些比较复杂的角色。他坚称,自己没有离开中国的计划。
“在中国当演员最好的事就是有工作,”他就事论事地说道,“我的意思是,我们应该现实些。洛杉矶有成千上万像我一样的人。我从小就想当演员,我也因此得到了很好的生活。所以,每当我受到冷落,感到伤心,对剧本感到不满,或者想到拿到报酬会有多难时,我总是可以说,嗯,你毕竟在做自己热爱的工作。”不过,他坦言:“我每天都为了收入而出卖自己的演技。每个行业都会有这种问题。但这会让灵魂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