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的制造业龙头地位仍然稳固,这意味着其他地区的发展会更加艰难。”
13日,英国杂志网站提前刊发了最新封面文章《中国制造》,文章罕见地称赞,中国制造业将一直保持三大超强优势,并带动亚洲制造业的发展,但——这影响了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对于并不鲜见的“坐等中国工资上涨引发制造业产业转移”一说,该文认为将会是“失败者的投机取巧”。
以下为全文翻译:该杂志最新一期的封面文章聚焦“中国制造”
通过制造产品,再把它们卖给外国人,中国使自己乃至世界经济脱胎换骨。1990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值中还不到3%,如今已接近25%。全世界80%的空调、70%的手机以及60%的鞋都是中国制造。中国制造业的白热化发展所形成的供应链,已经深入到东南亚各地区。如今,全世界几乎一半的产品都由“亚洲工厂”制造。
中国制造的产品
一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追随着亚洲四小龙(比如韩国和台湾)。很多人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到了一定时候,中国就会因后劲不足而将“接力棒”交给其他国家,让大家轮流坐庄制造繁荣。但薪资上涨这一因素远不足以使中国松手,相反,中国把“接力棒”捏得更紧了。从中国流失出去的廉价劳动力工作岗位主要转移到了东南亚地区,进一步巩固“亚洲工厂”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而那些不在中国“势力范围”之内的新兴市场——从印度到非洲再到南美洲——就不仅要问:想要致富真是越来越难了吗?
劳动第一中国经济的活力已不如从前。房地产市场深受供大于求之苦,不断增长的债务也成为一个重负。本月初中国政府宣布201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目标是7%,这将成为20多年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最低水平——而本周的研究数据则显示,甚至实现这一目标,或许都会困难重重。尽管如此,中国在制造业上将一直保持三大超强优势,从而使整个经济体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