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网站13日发表文章称,尽管美国主导的时代还没结束,但重大的改变是无可避免的。这些改变能否提升全球安全与繁荣还有待观察。或许“主导”才更准确地描绘了美国在三大实力资源(可测量的)上的卓越地位:军事、经济和软实力。现在的问题是,美国主导的时代是否正走向尽头?
文章摘编如下:
在现代历史上,没有哪个国家拥有如同美国那样强大的全球军事实力。但如今,一些分析家却认为美国正在步上前一个全球霸权英国的后尘——走向衰落。这一历史比较日益受到认可,但却有误导之嫌。美国航母编队
英国当年的主宰力完全不可与今日的美国媲美。诚然,它拥有一支规模相等于排名第二和第三之和的海军,而且“日不落帝国”的统治范围覆盖了四分之一的人类。但大英帝国和现代美国的相对实力来源截然不同。一战爆发时,英国军人数量在列强中只居第四,国内生产总值(GDP)也排名第四,军事支出则是第三。
在很大程度上,大英帝国利用当地武装力量来实现统治。一战期间的860万英军中,近三分之一来自海外。因此,当民族主义情绪开始高涨时,伦敦政府便越来越难代表整个帝国对外宣战。
到二战时,保护整个帝国成了一种负担而不是资产。英国的地理位置接近其他强国如德国和俄国,让挑战变得更为艰巨。
美国全球军事部署
所谓的“美利坚帝国”是不正确的说法。事实是,美国并不拥有必须管理的殖民地,因此具有比英国更大的回旋空间。此外,美国周边是没有威胁的邻国和两个大洋,保护自身安全要容易得多。
上述比较的另一个问题,是对“霸权”含义的混淆。一些观察家认为霸权等同帝国主义,但霸权并不一定要靠一个帝国来实现,美国就是最好的例子。另一些将霸权定义为制定国际制度规则的能力。但相对于其他强国,一个霸权必须在这个过程中拥有多少影响力却没有明确的说法。还有一些表示,霸权意味着控制最多的实力资源。但是,19世纪的英国在1870年实力顶峰时期,GDP仅为世界第三(次于美国和俄国),军事支出亦排名世界第三(次于俄国和法国),据此定义就不能称为霸权了,尽管它主宰了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