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说美国在1945年后拥有霸权的人,并没有注意到苏联制衡美国军事实力超过40年。美国虽然拥有无与伦比的经济实力,但其政治和军事影响力的空间,却因为苏联的实力而大受限制。
一些分析家将1945年后的时期,形容为由美国主导、以自由为特征的层级秩序。美国在一个多边规则和机构的松散体制里发挥影响力,不但提供公共品,也为弱国提供话语权。他们指出,对许多国家来说,维护这一框架是明智的,即使美国的实力资源在下降。从这个角度来看,尽管许多人认为,新力量的崛起预示着现行秩序的崩溃,美国领导的国际秩序却可能比美国实力资源的主导地位持续更久。
美国全球军事基地及驻军分布图
在所谓的美国霸权时期,一直有许多混杂在一起的事实和想象。与其说是一个全球秩序,不如说是一群观念相近的国家(主要来自美洲和西欧,不到世界的一半),对其他“非成员国”的影响——包括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苏联阵营等主要实力——而它们并不一直是善意的。因此,美国在世界的地位应该更准确的被称为“半霸权”。
当然,1945年后,美国维持了其经济主宰力:二战让许多国家变成了焦土,意味着美国贡献了全球GDP的近一半。但是,从政治或军事角度来看,世界是两极的——苏联制衡了美国的实力。事实上,在此期间,美国往往无法捍卫它的利益:苏联拥有了核武器;古巴和半个越南建立了政权;朝鲜战争以僵局收场;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起义被镇压”。
美国主导的时代是否正走向尽头
因此,或许“主导”才更准确地描绘了美国在三大实力资源(可测量的)上的卓越地位:军事、经济和软实力。现在的问题是,美国主导的时代是否正走向尽头?
有鉴于全球发展趋势的不可预测性,要为这问题提供肯定的答案是不可能的。跨国力量和非国家行动方的崛起,更不用说中国等新兴力量了,这意味着全球局势将出现重大变化。不过,我们仍有理由相信,至少在本世纪上半叶,美国仍将在实力资源上维持主导地位,并继续在全球实力平衡中扮演核心角色。简言之,尽管美国主导的时代还没结束,但重大的改变是无可避免的。这些改变能否提升全球安全与繁荣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