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一带,国之重望。
去年的APEC峰会上,中国拟出资400亿美金,成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基金, 外界称中国启动了一个类似马歇尔的计划。
很多国家都羡慕美国的马歇尔计划,但是,为什么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可以收获大功?事实上,马歇尔计划的推行,在于美国具备其他国家不具备的条件,个人总结,可以称为四流归一。资金流,技术流,产业流,人才流。在金融领域,美元建立了全球霸权地位,成为全球硬通货,在技术领域,美国已经取代欧洲,成为全球最强大国,多项工业革命发生在美国。在产业领域,美国已经成为当时全球产业体系最完备的国家,并且处于全球产业链顶端。在人才领域,欧洲战乱期间,大批德国和法国人流向美国,美国汇聚了全球最顶级的人才,成为全球最大的人才库和人力资源大国。四大资源集中,居高临下,顺势而为,遂收大功。
一带一路示意图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最大挑战,在于产业输出。
在中国的产业输出路线图中,其实包含三个方面,一个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是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产业输出,一个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北部湾战略,主要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产业输出,一个是中国在非洲和拉美的产业输出。与美国援助欧洲的时候,美国处于全球产业链顶端,对外产业输出可谓是顺势能输出,而中国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这是制约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最致命软肋。
中国南海
在三大路线图中,中国最大的希望,和最大的战略利益所在,还是东南亚。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未来,系于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的产业互补,目前这种互补尚不存在。大势远未成就。
中亚诸国的产业特点是,资源丰富,但是工业并不发达。中国的特点是,总体上资源缺乏,同时低端制造业发达,是声名远扬的“世界制造业工厂”。中国需要中亚的石油,由此成为中亚诸国的石油和天然气消费市场, 但是,中亚诸国并不需要中国。中亚诸国工业处于低端水平,中国的工业亦处于全球低端,而中国西部更是工业不振。由此,中国的制造业在中亚并无用处之地,他们只要卖油给中国的钞票。欧美的高端产品,才是畅销货。他们的需要的产业,来自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