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为了减弱全球廉价资本所带来的冲击,中国央行开始大规模增加外汇储备。2008年1月,中国外汇储备为1.59万亿美元;到了2014年3月末,这一数字升至3.95万亿美元,增长了148%。对此,汇丰银行驻香港的亚洲经济研究联席主管范力民说:“亚洲并不愿意购入外汇储备,它们是被迫的。导致这一切的畸变因素是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
2012年,美联储宣布启动第三轮QE。与此前两轮不同,此次美联储采取了逐步削减购债规模的策略。到了2014年2月,新任美联储主席耶伦明确表示,将于今年秋季退出QE。
美联储的三轮QE造成了全球货币市场的流动性泛滥,催生了资产泡沫,恶化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脱节。而当它准备退出QE时,受影响最大的依然是新兴经济体。
美国的量化宽松造成了通货膨胀
对中国而言,退出QE可能加大中国资本流动的不确定性,引起市场波动。同时,在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日趋复杂的情况下,美国退出QE给中国货币政策带来新的挑战,加大了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难度。
去年年底,央行扩大了人民币兑美元波幅区间
此外,中国房地产和人民币汇率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人民币汇率由上升转入下降通道,以人民币来衡量资产价格的房地产市场受到了明显影响。虽然目前中国还没有出现其它新兴市场那样资本大量流出的现象,但实际流入资本却也在不断减少,而且从一季度来看,中国贸易顺差规模也出现了大幅减少的趋势。
对此,中国央行采取了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维持物价稳定的同时降低失业率以及调结构等改革方法。除此之外,央行还采取了先发制人的措施。比如,去年年底,央行扩大了人民币兑美元波幅区间,今年1月底,长期升值的人民币突然贬值;再比如,今年6月,抢在美联储可能宣布升息计划前,中国央行提供5000亿人民币的流动性;近期在欧美股市大跌之际,再度以同样的政策,对银行注资至少以2000亿至4000亿人民币,放松银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