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也是许多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随着中国生产商降价促销,从工厂车间到商店货架,整个世界都感受了中国的影响。
由于许多经济体(尤其是日本)的政策制定者担心物价下跌,中国自身刺激通胀的能力正成为整个迷局中的关键一环。正如瑞银(UBS)的经济顾问乔治马格努斯 (George Magnus)所言:“我们其余人最不愿遭遇的就是中国的通缩压力。”
乐观人士表示,中国不太可能陷入困扰其邻国日本20年之久、目前是欧洲政策辩论核心议题的那种顽固的通缩螺旋。中国经济仍然是驱动全球需求的一个重要引擎。
人民币与美元
但在11月份,中国央行却实施了2012年以来的首次降息。这一迹象可能表明,通胀减缓(disinflation)正在引发越来越大的担忧。
日元
“这清楚地表明,近来中国承受的通缩压力有多么沉重,”法国巴黎投资(BNP Paribas Investment Partners)中国股票部主管弗朗索瓦佩兰(Franois Perrin)表示。
十多年来,中国一直被外界指责输出通缩。2002年,时任日本财务省(MoF)官员、现任日本央行(BoJ)行长的黑田东彦(Haruhiko Kuroda)在英国媒体上警告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将为世界经济添加一股“强大的通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