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式的125炮并不是国外125炮的复制品。兵器科研人员对125炮进行了应力分析、烧蚀分析,采用了全新的炮钢、镀层技术和液压自紧工艺等,一门完全新型的125炮诞生了,中国兵器在坦克炮方面终于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国产125炮的性能明显超过了国外的125炮。靶场试验时,99式进行了超过设计寿命要求的射击试验,射弹数百发,精度依然没有变化。而俄罗斯的2A46只打了300发,炮膛就已经烧蚀了3.4毫米,精度下降明显。不过祝总指出,这并不说明俄罗斯坦克炮技术差。一方面,俄罗斯的出口型坦克与内装型坦克的技术水平存在着显着差距;另一方面,俄罗斯军方秉承坦克大会战的学说,认为坦克战的规模为上千辆,参战坦克等不到射弹300发就可能部分受损失或撤回后方修理,因此身管寿命不必太长。
安装新型装甲模块的99式坦克
有趣的是,威力如此巨大的125炮,也有“威力不够”的时候。在拿99式做“自相矛盾”的实验时,结果是--125炮在常见交战距离上用125穿甲弹很难打穿99式的前上装甲。
谈到发射药问题,祝总笑着回忆说,为了更换新型的发射药,自己曾经做过两次炸膛的试验。记者在采访其他科研人员时曾经得知,125炮即使发射榴弹,也具有很强的反装甲能力。因为祝总在主持设计时研究了榴弹反装甲系统。
已装备部队的99A式主战坦克,祝榆生先生20年前设计99式坦克时的大部分遗憾都已在该型坦克上得到弥补
光电对抗系统
99式坦克炮塔的左后方,有一个转塔。祝总说这是99式的光电对抗系统。使用这个系统,可以干扰对方。而且这个系统是完全自主运行的,无需乘员干预。
战斗全重与发动机的综合考虑
99式在论证之初,曾经提出了两个方案,一个是采用类似于以色列“梅卡瓦”的发动机前置方案,一种是传统的发动机后置方案。经过反复研究,确定了采用世界主流的发动机后置方案。不过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车辆设计很大程度上围绕发动机展开,有多大的发动机才能有多重的车。当时国内只有537千瓦的坦克发动机,99式的战斗全重远比79式、80式坦克重,是立足国产发动机还是进口国外型号,又是一个严峻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