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社会万象>社会追踪>

看看美军眼里的中日战机差距:实在太大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11-17 13:15:53

  日本软肋被中国掐住:部分产业界已开始混乱

  在中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的2013年年末,曾被视为中国风险代名词的“稀土”却丝毫没有成为话题。

  难道危机真的消失了吗?

  据日本媒体报道,借着2010年9月中日钓鱼岛海域撞船事件,中国打出外交牌,切断了向日本的稀土出口。由于接近90%的稀土需求依赖中国供应,日本立时出现短缺,产业界陷入极大混乱。稀土供应短缺问题一直持续到2011年夏天,价格也一度飙升数倍。

  在利益的驱动下,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都掀起了开发稀土的热潮。日本企业也加快推进采购渠道的多元化。双日公司于2013年秋天开始从澳大利亚进口稀土。丰田通商公司也计划2014年在印度生产稀土。但质量都不尽人意,目前的数据检测表明中国的稀土质量最优。

  报道称,通过自身努力克服危机的日本似乎表现得越来越强大。

资料图:中日撞船事件。

 资料图:中国稀土资源分布。

  不过,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特任教授冈部彻指出:“日本企业采购稀土时被中国掐住软肋的状况依旧没有改变。尤其是包括三菱重工等军工企业的高管对此很抱怨,认为生产受到影响更别提扩大规模。”

  报道认为,误区在于“稀土”这一总称上。虽然总体上都叫“稀土”,但细分起来,可以分为轻稀土和重稀土,前者在世界上可以广泛开采到,后者存量很少,是名副其实的“稀土”,两者加起来总共17种。

  撞船事件后,日本从全世界找到代替中国的采购渠道主要是轻稀土类。

  同样被称为稀土的重稀土类仍旧几乎全部依赖中国。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