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专题-娱乐-社会-图片-问吧

主页>社会资讯>媒体评论>

杨光志:“农民变市民”运动充满诡异与欺骗

来源: 千龙网 时间:2010-11-03 14:22:48

  原题《农民“被上楼”,猴急的腾地运动充满诡异》  

  “被上楼”作为一种激进城市化举措的代名词,正在成为热词。当年,麦子的一篇《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将农村子弟想变城市人的 热望写得情切切意绵绵,而当下,20多个省市的激进城镇化之路,却似乎不能对接这种愿望,没有让人看到那种理想状态下的国家将数亿农民全面纳入政府的公共 服务体系的大规模变革,一些城市猴急的“请君入瓮”举措与野蛮强拆乱政,让这场简单化冒进式的农民变市民运动,更添诡异与欺骗意味。

  并且,无论是对已往的进城农民工生活状况的调查,还是对现行模式下对大量失地农民进城后的生存发展蓝图进行描画,得出的似乎都不是乐观与和谐的景象。那一个个具体而真实的生存感觉会告诉你,我奋斗了18年还是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

  “村改社”、“宅基地换房”、“土地换社保”,最后演化成“被上楼”,是把农民土地倒腾出来,成为城市土地财政的资本,却并没有解决城乡二元体 制的差别,而是再一次牺牲农村成就城市,城市搞圈地变现的一锤子买卖,不管儿孙的长久未来,得到了“流转”而来的土地增值收益,几万一亩买来,几十万能几 百万一亩卖出,还得了人口红利,解决了民工荒,但对应的农民的所得呢?最多只能做到保生存,而无发展。

  我的一个表兄便经历了被城市“吞吐”的旅行,他的身份变化仅仅是由农民变成了城市贫民,如此而已,他得到了城市身份,但体会不到任何优越性,他 发现这城市身份并没有为他带来什么好处,比如就业,就与城市身份毫无关系,变了城里人也仍然只是走向血汗工厂下苦力,即使有收入,也是低收入,而一旦失 业,每月500元左右的失业补贴等城市社保之类,连租房都不够,更谈不是拉动内需。生活在农村,他还有基本的经济来源蓄水池,那名下有使用权的土地还有增 值的空间,成为幸福的念想,可进城后,生活成本大增,譬如住房,连城市精英人群也喊买就起的住房,就别想了,而教育、医疗、养老等刚性生活成本大增,使其 深感压力而恐慌,其农村生活习惯与记忆顿时斩断,回到农村的退路被切断,其内心更加焦灼。

  之前国家所倡导的新农村建设,以及所强调的中小城市建设,现在似乎被这股“被上楼”风潮淹没了,“被上楼”对应的是农民进大城市与特大城市,本 来这样的城市资源就很匮乏,大量进驻失地农民,就更加剧了城市病的集中爆发。同时,还有一些地方,将转型做得更加不堪,让农民失地,却给的是“城镇户 口”,而不是“城市户口”,这一区别,将失地农民捆绑在小城镇,失的是真真切切,得的却是镜月水花,如此将转型的“掠夺”意味表现得更为露骨。

  种种迹象表明,权力和资本媾和的“被上楼”,已变异为一具怪胎,让城市生财而让农民受损,如此将使国家追求的“橄榄型”社会化为泡影,使社会结 构仍是“金字塔型”,并且还急速增大了“金字塔”的塔基部分,更加印证了中国中产阶层还未成型就开始塌陷的预言。此类乱象,迫切期待中央的及时叫停或纠 偏。 (杨光志)

作者:杨光志  责任编辑:蔡莹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杨锐:中国在世界上有朋友吗
下一篇:没有了
最新评论共有 0 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注册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